运用投影测量针对典型量子系统的系统辨识方法研究

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angf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量子计算、量子信息等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使得对量子现象的控制变得越来越可能,从而建立和辨识量子力学系统的问题变得愈加重要。量子力学系统自身具有经典系统所没有的特性,这使得量子系统辨识与经典系统辨识之间存在许多差异,所以需要特别针对量子力学系统辨识展开研究。然而,由于辨识问题涉及面广、复杂度高,目前在此方向上的系统研究鲜有报道。为了弥补缺陷,本文运用投影测量方法针对典型量子系统进行了辨识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详细论述了量子态、系统演化和投影测量的Bloch球几何表示,将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用几何直观的方式重新演绎。(2)设计了量子系统辨识的仿真实验流程,包括如何模拟辨识对象的演化过程——Bloch向量演化方程,和如何模拟投影测量的实际执行过程。(3)给出了针对类氢原子自发辐射系统、二量子位自旋链系统和单光子线性光学系统等三种典型量子系统的辨识方法。从模型类及参数的选择、用于辨识的数据的生成和判别准则的使用三个角度详细描述了辨识方法,其中数据和模型参数的衔接方式是量子系统辨识方法设计的重要内容。(4)因为量子系统的物理实验代价较高,本文使用了计算机仿真实验的手段对文章提出的辨识方法进行测试。仿真实验对象的模型及参数按照逼近真实物理过程的标准来确定,辨识数据的生成由计算机模拟辨识对象的演化和实际投影测量的物理操作来实现,判别准则根据模型和数据的特点从经典辨识准则中选择。(5)分析了影响辨识精度的因素,从获得辨识数据过程中存在的经典误差入手,探究了投影测量操作的误差对测量反映出的系统状态的影响,还分析了离散采样方式与系统状态模型表达式类型的匹配关系,并在存在误差的情况下运用仿真模拟手段对辨识方法的辨识精度进行了分析。论文在回顾量子系统辨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量子态的特性和投影测量的特点,巧妙地将刻画量子系统演化模型的参数与量子系统的状态信息数据衔接起来,提出了针对典型量子系统的参数估计方法,并结合具体仿真实例证明了所提出的参数估计方法的可行性,还对影响辨识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上述工作对于量子系统辨识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世界儒学大会作为当代儒学研究的高端平台,致力于当代儒学价值与意义的学术交流与探讨。本翻译实践报告是对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的学术成果——《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论文集》的部分内容进行选译,所选部分主要论述了儒家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对《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论文集》的译介,无论是对儒家思想传播还是对当代社会价值重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本翻译实践报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世界儒学大会的背景以及
<正>当朋友问我在看什么书时,我拿着《刺杀骑士团长》略一踌躇,而后告诉他,"这恐怕不是适合你看的书。你追逐的是具体的可塑形的问题,而这部小说所描摹的,毋宁说是正在成形的
钛合金大直径薄壁圆筒件,由于其质量轻、强度高,故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但由于其径向刚度差,钛合金材料难加工等原因,工件在切削力和夹紧力的作用下极易产生变形,工件经常
最近德国科研人员研究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 CSF)在两个临床相关模型中的防治作用,即出血同时感染模型(如创伤)和急性出血继发感染模型(如手术并发症)。实验中采取出血复合
2017年,中国大陆挖掘机市场非常好,很多企业的年度销售计划超额完成了。但回想一下几年前,挖掘机市场处于非常艰难的状态,大量设备在市场上流通,基本到达饱和状态,让公司原有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电子地图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被称为“大众GIS”。电子地图集以其内容全面、形式新颖活泼、表现手段众多而广受欢迎。针对电子地图集存
佛教在藏区传播并融入藏族文化的过程中,为了获得生存和发展,将藏族族源传说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加以利用。通过附会、建构、整合等一系列努力,藏传佛教话语系统中的藏族族源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一项新兴技术,其良好的仿真性与可视性为许多危险系数高且不易实际操作的情况提供了预先实验的可能,在教育、医学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在众多工业制造领域,如航天工业等,已经意识到虚拟现实技术为工业数字化带来的无限机遇,在工业4.0体系中,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工业智能化是工业改革的目的所在,而虚拟现实技术作为迅猛发展中的一项信息化技术,其充满创造性的人-机-环境交互
金融市场最重要的一个功能是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调节资金在盈余部门和短缺部门之间的流转。根据融资期限的长短,又可将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的融资期限
教唆犯罪的未遂是我国刑法理论界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导致学界众说纷纭,难以得出一个完善的结论。在现阶段我国刑法还没有对教唆犯的有关规定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