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符号学思维探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go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图像时代、形而上学的崩溃和消费文化的背景,论文摒弃风格、流派等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回归建筑本质以展开研究。通过对原始世界、形而上、形而下和符号学不同领域建筑本质的推演,本文认为空间与人同属社会学范畴,放弃了空间的研究对象,确定了以建筑的实体部分——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建筑本质的思辨,论文拓展了材料概念的范畴,即除虚空外的一切物质实体。在研究角度方面,本文突破了传统的从技术角度来研究材料的取向,将材料抽象成符号和符号系统,运用符号学的思维和理论工具来探析建筑设计中材料应用及观念的演变。本文对中外文语境下材料的内涵与外延的进行了辨析,梳理了材料的物理和心理的二重属性;通过对材料的本性和表现性的进一步论述,质疑了材料应用的“真实性”原则。通过运用系统的符号学思维来解读材料,提出材料的四要素——质料、形式、意义与读者,指出质料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属于句法学范畴;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属于语义学范畴;意义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属于语用学范畴。本文在句法学组构、语义学表达和语用学体验三个层面,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维度分别对具体的建筑实例进行了剖析:通过对句法学层次下塑、构和砌的共时性与材料形式元素的历时性研究,指出了信息化的材料形态——句法学吸收的发展前景;通过语义学层次下再现、隐喻和象征的共时性与材料表意的历时性研究,指出了材料地域性的表达——语义学抵抗的发展前景;通过对语用学层次下个体人、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共时性与材料解读的历时性研究,指出了材料的“非物质化”——语用学融合的发展前景。以符号学思维下多维“材料性”作为结论,指出一方面材料具有相对于空间的依存性,另一方面材料也有其独立性,建筑设计中可以从不同的要素来介入——“质”、“形”、“意”和“释”。同时还指出多元与专工的关系——今天的多元化局面正是来源于符号学思维下不同范畴内的解读,而建筑师可以专长于某个领域的研究。通过对分工与同工的思考,指出目前我们正处在材料向“材料性”的话语转换中,在建筑学的教学中应加强“质”的体验训练——包括材料的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
其他文献
随着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海港码头建设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迅猛化发展的又一关键因素。但相较于其他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立,海港码头工程周边环境更加恶劣
由于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电的需求逐渐增大,同时也促进电力建设科学发展,而电气设备作为发电厂的重要组成部位,其安装质量的好坏与发电厂的安全运行息息相关。所以对发电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EMS/DTS一体化系统中的通用的安全自动装置自定义模型。利用该模型,用户可以进行自动装置组态。该模型不仅在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中得到了实现,并首次被引入
目前国家法律法规层面没有设立监事会专职工作机构的强制要求,而专职工作机构的缺乏往往造成监事会日常工作运行的困难,本文从国资委监管、上市公司监事会工作指引以及完善公
本文密切结合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高速搬运机器人及其物流生产线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课题,面向高速抓取并联机器人生产线的精度问题开展研究,内
<正> 据日本《电气计算》第54卷第16号报道在直流送电等方面所使用的闸流晶体管变换器,是将多个闸流管串、并联连接。为了同时将闸流管点弧,必须送给相互绝缘的控制极信号.所
本文阐述了电力系统中谐波的来源、危害及各种传统的谐波检测方法,有源电力滤波器能对变化的谐波、无功、负序电流快速的动态跟踪补偿。与传统的电流抑制方法相比较,有源电力滤
<正>入围公司拼用户数量在此次向8家机构开放之前,个人征信业务仅由央行的征信中心负责。但是央行现有征信数据覆盖面较为有限,目前央行个人征信系统共收录8.5亿人信息,其中
目的:建立麝香及其代用品人工麝香中挥发性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及麝香酮含量测定方法,探索品种和产地对麝香药材质量的影响,为麝香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GC-MS分析麝
自动增益控制(AGC)放大器由于它可以根据反馈量的不同变化自动改变放大器的增益,使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输出可以恒定或稳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通信系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