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活动释放的二氧化碳是城市的主要碳排放源。企业是社会经济的基本单元,企业层面的碳排放研究对于完善碳核查制度、建设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及发展低碳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对郑州市181家典型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典型产业碳排放特征及其效率,采用LMDI因素分解分析方法探讨了典型产业碳排放变化的驱动机制,基于熵权法开展了典型产业碳排放综合绩效评估,提出了基于碳排放综合绩效的典型企业碳配额分配方案,并提出了郑州市低碳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郑州市典型产业碳排放及碳排放强度均下降。研究期内碳排放由337.40万吨下降到321.54万吨,碳排放强度由2012年的0.61吨/万元下降到2013年的0.51吨/万元。单位用地能源消耗及劳动力投入是引起产业碳排放变化的主要原因,二者对碳排放变化的贡献值分别为179.97万吨和-165.96万吨,贡献率分别为172.72%和60.41%。郑州市典型产业碳排放综合绩效水平不高,多数产业碳排放综合绩效评价值小于0.4,且逐年下降。开展碳配额分配工作有助于碳减排。基于历史法、基准线法和熵权法的典型产业碳配额分别为321.54万吨、292.77万吨、300.21万吨,与原始排放相比分别减少了0.00万吨、28.77万吨、21.53万吨。基于熵权法的碳配额分配有助于压缩低绩效地区及产业的碳排放空间,登封市以及电力热力生产与供应业的碳配额均在原始排放的基础上下降了约10%的比例。基于熵权法的碳配额分配方案更利于企业碳减排。对比分析不同的碳配额分配方法,基于熵权法的典型企业碳配额最少为61.87万吨,且各企业的碳配额都低于原始排放。郑州市低碳产业发展中应重点考虑如下策略:(1)优化能源结构,降低发电等产业的化石消耗;(2)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汽车、计算机等产业,加快低碳化进程;(3)完善碳核查制度,开展典型企业碳排放综合绩效评估研究,将碳排放绩效评估纳入企业生产效率评价系统;(4)加强企业碳管理,开展碳配额分配研究,督促企业参与碳交易市场建设,针对企业碳排放特征制定集约发展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