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水生态安全评价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本文运用模糊系统分析的方法对由44指标构成的甘肃省水生态安全初步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和优化,确定影响甘肃水生态安全的最主要影响因子,结合相关分析,剔除较小影响因子,形成由37指标构成的甘肃水生态安全评价优化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甘肃各市州水生态安全状况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这对认识甘肃各地市水生态安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水务管理提供理论支撑,给水生态安全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甘肃水生态安全形势整体上不容乐观,仅有酒泉、张掖、兰州水生态安全状况属于Ⅰ级区域,水生态安全状况较好;白银、临夏、定西、天水、平凉、庆阳、武威水生态安全状况属于Ⅱ级区域,水生态安全状况一般;嘉峪关、金昌、甘南、陇南水生态安全状况属于Ⅲ级区域,水生态安全状况较差。甘肃各市州水生态安全状况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呈现正态分布,与现实情况基本相吻合,表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甘肃水生态安全状况模糊综合评价合理可行。2、运用甘肃水生态安全评价初步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甘肃水生态安全状况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对比运用优化后的评价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后者模糊综合评价指数总体较低,并且用优化前和优化后的评价指标体系得到的模糊综合评价指数整体变化较小,表明构建的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3、对初步构建的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模糊系统分析,确定了影响甘肃省地区的水生态安全状况最主要影响因子:城镇人口、城镇公共用水量、工业用水量、林果灌溉面积、林木渔畜用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总用水量、水浇地面积、农田实灌面积;同时确定了影响水生态安全状况较小的一些影响因子,主要有:第三产业产值、国民生产总产值、第二产业产值、工业增加值总值、国有及规模以上增加值、河川基流量、径流量、水资源总量、规模以下增加值。表明此方法能为地区城建和环保部门协调经济发展与水生态安全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响应了国家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布局。4、在找出影响地区水生态安全状况的最主要影响因子之后,环境管理学等水生态相关基础理论的应用为地方政府进行水务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对提升甘肃省水生态安全状况具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