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作为物业管理后续服务的资金,对保障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正常使用,确保物业的保值增值,维护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所有者的合法权益理应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不健全,当前商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运行管理中存在资金归集困难、使用困难、监督管理困难及资金保值增值水平低等多方面的问题,影响物业的保值增值,损害了业主的利益。为此,本文以信托理论、信息公开理论和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工程经济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法、业务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维修资金交纳标准、资金信托、资金信息公开、资金管理中的业主自治与社区管理结合等内容进行了研究,旨在完善、规范维修资金制度,管好、用好维修资金,保护业主的利益。主要研究了以下方面内容。
(1)商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运行管理现状与问题研究。通过阐述我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指出了商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系统理论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可以归结为交纳标准不明确、信息公开不足、业主自治不完善、配套措施不健全、资金价值管理不到位等方面的原因。
(2)商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交纳标准研究。本文运用工程经济分析方法,研究了维修资金的交纳标准,确立了维修资金的续交方案。认为维修资金交纳比例应根据年维修费用高低对应选择、资金续交可以按年度进行。
(3)商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托管理研究。本文以信托理论为基础,对维修资金信托管理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维修资金的信托管理模式。
(4)商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信息公开研究。本文以信息公开理论中公民享有知情权为基础,对维修资金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内容及公开方式进行了研究。认为应对维修资金制度有关规定、作用,建筑造价信息、住宅品质信息、维修周期信息以及交纳标准信息,维修资金用途、标准合理性、权益的大小及变化等信息内容进行公开。通过政府及相关部门、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以及业主自治组织等多个主体公开维修资金的有关信息,以保证业主能及时掌握维修资金的相关信息、保护业主权益。
(5)商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的业主自治与社区管理研究。本文根据治理理论的思想,分析了业主自治与社区管理相结合的必要性及居民委员会参与维修资金管理的可行性,实现业主对维修资金的自我管理。
(6)商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运行管理模式研究。本文在前述内容研究基础上,对维修资金的续交法律、追缴措施、使用条件及维修费用风险分担等相关的配套措施进行了研究,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职责分工,构建了维修资金管理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