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衰弱(Frailty)是一种多维度的老年综合征,反映了机体生理储备的下降及对应激的易损性,会导致严重的不良预后(包括功能残障、生活质量下降、再就诊率及死亡率增加)。在现有心血管疾病风险模型的基础上,衰弱评估可以提供额外的有价值的预后判断指标,并帮助临床医生选择对患者更好的治疗方式。但在我国心血管疾病临床决策和预后判断的过程中,衰弱的概念尚未得到重视。[目的]1.横断面研究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衰弱的患病率及老年综合征等的情况,分析与衰弱相关的一些临床检测指标及实验室指标。2.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衰弱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1.连续入选年龄≥65岁且在我院心内科及老年科就诊的冠心病患者505例,运用老年综合评估全面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并存疾病及老年综合征、生活质量等;2.衰弱的诊断采用临床衰弱量表(Clinical Frail Scale, CFS),用冠心病特异性指数(CAD-specific Index)来量化共存基础疾病的影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衰弱与相关因素的关系。3.采取门诊随诊和电话咨询的方法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非常规就诊、全因死亡、再发心脑血管事件等;采用Cox生存分析探讨衰弱对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1.全部505例入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CFS评估为衰弱患者221例(43.8%),其中中-重度衰弱患者126例(25.0%)。2.衰弱老年患者的老年综合征如尿失禁、跌倒、视力障碍、听力障碍、便秘、疼痛、睡眠障碍、口腔问题、焦虑抑郁、谵妄患病率分别为51.1%(113/221)、31.2%(69/221)、43.9%(97/221)、49.3%(109/221)、60.2%(133/221)、62.0%(137/221)、49.3%(109/221)、79.2%(175/221)、11.3%(25/221)、2.7%(6/221),明显高于非衰弱老年患者30.6%(87/284)、19.0%(54/284)、29.9%(85/284)、29.6%(84/284)、33.8%(96/284)、46.8%(133/284)、37.7%(107/284)、55.6%(158/284)、6.0%(17/284)、0(0/284)(X2=21.831,10.053,10.510,20.519,34.894,11.481,6.886,30.695,4.624,7.803, p=0.000、0.002、0.001、0.000、0.000、0.001、0.009、0.000、0.032、0.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衰弱与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的相关性;校正了贫血、CAD特异性指数、中-重度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因素后,衰弱仍与上述指标密切相关(r=0.555、0.537、0.341、0.329,P=0.000、0.000、0.000、0.000)。4.校正了性别、年龄、共存疾病严重程度(CAD特异性指数)等因素后,Cox生存分析结果显示,CFS评分是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HR=2.881,95%CI: 1.591~5.215)和非常规就诊(HR=1.835,95%CI:1.458~2.311)的独立风险预测因子。5.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亚组,校正了性别、年龄、基础疾病严重程度(CAD特异性指数)、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是否累及左主干)等因素后,Cox生存分析结果显示,CFS评分是ACS患者全因死亡(HR=5.393,95%CI 1.477-19.692, p=0. 011)和非常规就诊(HR=2.832,95%CI 1.140-7.037, p=0.025)的独立风险预测因子。6.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亚组分析结果显示, 衰弱组IL-6, hs-CRP的水平显著高于非衰弱组(P<0.05)。步速和握力均可作为衰弱评估的指标之一,步速是比握力更好的诊断衰弱的单项指标,尤其对于女性。本研究中步速诊断衰弱的最佳界值为男性0.879m/s,此时敏感性为70.6%,特异性为83.7%;女性为0.870m/s,此时诊断敏感性92.3%,特异性80%。7.在稳定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亚组比较中,hs-CRP、IL-6的水平都呈现出随着冠心病稳定性的下降而上升的趋势,而25 (OH) VitD3的水平则呈现出随冠心病稳定性下降而呈减少的趋势。三者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1.运用老年综合评估及衰弱评估可以更全面地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特点。2.老年冠心病患者衰弱的患病率较高,尤其中-重度衰弱患者需要得到关注。3.临床衰弱量表(CFS)评分是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常规就诊及全因死亡等短期预后的独立风险预测因子。4.握力和步速是老年患者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可做为衰弱评估的单项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