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攻击下多智能体网络鲁棒性评估方法

来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qing5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智能体系统是伴随着嵌入式技术、网络技术发展形成的新型概念,它能够完成原先单个智能体或者人工无法完成的复杂任务。一致性是多智能体系统中研究最为广泛的问题,其主要包括分布式控制协议和网络通信拓扑结构两部分。在分布式控制协议中,网络拓扑连通性通常是达成一致性的必要条件。然而目前已存在的攻击可轻易破坏这种拓扑连通性。网络鲁棒性或称(r.s)-鲁棒性,是当前常用来衡量抵御攻击能力的网络拓扑属性,但对其评估判定是一个NP难问题。本文基于智能优化算法,深入研究了多智能体系统的网络鲁棒性评估方法。针对基于穷举思想的网络鲁棒性判定算法存在指数级时间复杂度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多层感知器的网络鲁棒性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手工从图数据的入度分布以及频谱空间中提取了特征,然后使用该特征对多层感知器模型进行训练调优,最后实现了网络鲁棒性的评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测试数据上的评估平均准确率超过85%。针对传统神经网络模型需要大量人工处理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表征学习的网络鲁棒性评估方法。该方法在预处理阶段先对邻接矩阵进行重排,然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自动从邻接矩阵中学习特征,最终了实现在少量人工处理的情况下对网络鲁棒性的评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测试数据上的评估平均准确率比起原有方法至少提高4%。针对基于神经网络方法需要大量数据训练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网络鲁棒性评估方法。该方法主要设计了添加、删除和替换三种状态转移方式,并利用模拟退火实现了网络鲁棒性的评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无需数据训练的情况下,在测试数据上对网络鲁棒性的评估准确率与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相当,但随着节点数的增加计算效率会逐渐下降。综上所述,本文在恶意攻击下多智能体网络鲁棒性的评估方法上开辟了新路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评估网络鲁棒性,因此本文的方法是具有一定理论价值的。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量子通信受到了高度的重视,而纠缠光子对作为通信的载体已经引发了大量的研究,通过自发参量下转换(SPDC)或者级联SHG/SPDC等非线性效应可以实现量子纠缠光子对的产生,并且已有大量国内外实验室对其进行了研究。本文从量子理论出发,基于薛定谔绘景下SPDC过程理论研究与更加精确的模型设定,推导出了级联SHG/SPDC过程的波函数和转换效率,并且将仿真结果与实验结论进行了对比,最终得到该过程
目的本研究检测了胃癌前病变患者血清外泌体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的特异性表达,研究胃癌前病变患者血清外泌体对GES-1细胞活性的作用;使用全反式视黄
作为Heyting代数概念的推广,本文引入了 E-Heyting偏序集,Heyting交半格和伪补交半格的概念,证明了:(1)偏序集P是E-Heyting的当且仅当P的正规完备化为Heyting的;(2)Heyting交半格是E-Heyting偏序集;(3)若B=(B,∨,∧,0,1)为有0,1的格,则B为Boolean代数当且仅当B为Heyting的且其正规完备化为Boolean代数,当且仅当B
目的:本研究利用TCGA公共数据库肺腺癌患者RNA-seq数据集分析EGFR突变对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的影响以及与分泌型磷蛋白1(secreted phosphoprotein 1,SPP1
人脸识别技术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2006年深度学习的爆发,深度学习不可或缺
目的:探索早期印戒细胞远端胃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进一步综合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早期远端胃印戒细胞癌行外科手术的适应症。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3月至2018年11月间
目的:临床观察自拟益气养心方治疗心脾两虚型特发性室性早搏(缓慢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中医药治疗此病提供新临床依据。方法:该研究纳入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成都中医药
本文讨论了由子集系统Z所确定的拓扑空间,引入了由Z所诱导的拓扑算子dZ,得到下述结论:(1)单点子集系统和有限子集系统决定的拓扑空间相同;(2)对于定向,单点,有限,幂集,链五种子集系统,有dZ(dZ(τ))=dZ(τ).
复杂网络的同步与控制历来是复杂性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控制方法来研究不同网络模型的同步问题。采样控制只需要在一系列离散时间点观测状态变量值,因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其易于实施和低成本的优点被普遍采用。对于实变量动力学网络,包括有向网络、加权网络、时滞网络都己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成果。但对于复变量时滞网络,特别是带分布式时滞复变量网络的研究还很少。而分布式时滞是常时滞和变时滞的推广,能
目的:观察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方法:通过回顾分析12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