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8个中国马褂木种源的种子形态、苗期生长性状、生物量、叶片形态、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造林一年后的成活率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种源马褂木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0.94%,8个种源中发芽率最高的是云南金平种源(2.75%),最低的是广西猫儿山种源(0)。不同种源间种子的种翅长、种翅宽、千粒重、饱满率、发芽率等5个性状均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对各性状与经纬度、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得出经纬度与种子的种翅长、种翅宽、千粒重、饱满率、发芽率呈现负相关关系,其中经纬度与种翅长、种翅宽及纬度与千粒重的相关系数达到0.05的显著性水平;年均温与种子的种翅长、种翅宽、种翅长宽比、千粒重、饱满率、发芽率呈弱正相关关系;年降水量与种翅长、种翅长宽比、饱满率、发芽率呈弱正相关关系,与种翅宽、千粒重呈弱负相关关系。(2)研究得出不同种源马褂木1a生苗高生长均呈现明显的“慢—快—慢”的“S”型生长节律。应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将苗高生长划分为幼苗期、生长前期、速生期、生长后期4个阶段,福建武夷山种源最早进入速生期,且持续时间最长(41天),江西庐山种源最晚进入速生期,且持续时间最短(21天)。(3)苗高、叶鲜重、各器官干重在种源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经纬度与各器官鲜重、叶干重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苗高、地径、根干重、茎干重、总干重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年均温与苗高、各器官鲜重、茎干重、叶干重、总干重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地径、根干重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年降水量与地径、根干重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苗高、各器官鲜重、茎干重、叶干重、总干重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不同种源苗期生长的苗高、各器官干鲜质量的种源遗传力均大于0.6000,受遗传控制达到中等及以上的程度。苗期地径的种源遗传力小于0.5000,受低等遗传控制。(4)在种源间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中,根的P、Mg含量,茎的K、P、Ca、Mg含量,叶的N、Ca含量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根的N、P、K、Mg含量,茎的N、P、K、Ca、Mg含量,叶的N、K、Ca、Mg含量的种源遗传力均大于0.5600,受遗传控制达到中等及以上的程度。根的Ca含量、叶的P含量的种源遗传力均小于0.5000,说明其受低等遗传控制。(5)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选取苗高、叶干重、总干重生物量和叶面积4个成分作为主成分进行综合选择指数分析,指数排序结果为广西全州>云南金平>贵州黎平>浙江安吉>福建武夷山。(6)经造林一年后调查,高峰、黄冕、咸水3地试验点中成活率最高的是咸水试验点(85.00%),其次是高峰试验点(80.00%),最低的是黄冕试验点(51.67%)。造林一年后,各试验点间一年生苗造林成活率存在极显著差异,种源间、试验点×种源成活率的差异不显著。不同种源造林一年后的幼树高的种源遗传力小于0.5000,说明其受低等遗传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