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保产业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供需矛盾长期积累催生出的新兴产业,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的发达国家中出现。据统计,全球环保产业的市场规模已从1992年的2500亿美元增加至2013年的60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8%,远远超过全球增长率,成为各个国家十分重视的“朝阳产业”。美国称之为“环境产业”,日本则称之为“生态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环保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是社会发展的趋势。金融作为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核心要素,在对金融资本的有效配置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1]。理论及国外经验表明,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元化、高效率的投融资机制是发展环保产业的前提条件[2]。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多种渠道并存”的环保投融资体制,并且促进了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但从总体上来说,目前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在投融资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环保产业中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内源融资无法满足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对外融资时,由于存在信誉和担保的问题,很难利用现有的融资渠道融入资金。融资难从深层次来看还是融资效率的问题,即企业无法根据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资产结构和风险等调整企业的融资方式及融资结构。因此,构建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把握影响环保产业融资效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提高环保产业的融资效率,对解决环保产业融资难问题以及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运用DEA模型,从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方面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环保企业2009-2013年的融资效率的变化情况,并运用Tobit模型估计企业的融资方式、企业规模、企业质量、股权结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等对融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09-2013年的融资效率呈现下降趋势;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质量的提高和GDP增长率的加大会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但企业债权融资的增加、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长及CPI的提升会降低企业的融资效率。据此,提出提高环保产业融资效率的相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