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股权结构与营运资本组合政策关系密切。尤其是股权集中度的高或低、股权制衡度的强或弱,将对公司营运资本组合政策的制定产生重要影响,使其趋于不同的类型。在实践中,随着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的变化,一些公司产生了高流动资产水平、低流动负债水平的“短投长融”问题,或者低流动资产水平、高流动负债水平的“长投短融”问题。这一现象,引起了众多学者的热烈关注和广泛研究。而作者在梳理相关文献时却发现,以往的研究大多只单独考察股权结构与营运资本投资政策的关系(又称流动资产结构政策),或者与营运资本融资政策(又称流动负债结构政策)的关系。但是,实际上营运资本的投、融资政策是相互关联、共同作用的,如果分而论之,难以全面并综合地考察营运资本政策的风险性和盈利性。从理论上讲,营运资本组合政策,正是从投、融资政策共同作用的角度出发,综合考察公司营运资本政策。同时,根据流动资产比例、流动负债比例和流动比率三者综合的变动特点,营运资本组合政策可分为三种类型,即保守型、风险型及匹配型。因此,本文将检验的是公司股权结构与营运资本组合政策三种类型之间的关系,并选取2008年至2011年深市、沪市的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的结构框架如下:第一章是本文的导言部分,本章对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概述,具体包括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框架和内容安排、论文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点的指出。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部分,该部分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股权结构、营运资本政策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相关文献,并对现有文献系统梳理和综合评述,以便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第三章是进行理论分析,从理论角度定义了营运资本组合政策的三种类型,包括风险型、保守型、匹配型,并做出相关的分析。第四章是假设的提出,根据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本文合理提出研究假设。包括股权集中度与营运资本组合政策的关系、股权集制衡度与营运资本组合政策的关系,总两组共4个假设。第五章是研究设计和变量选取,首先说明样本如何选取以及数据如何收集,以根据本文的假设构造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进而阐述和解释模型回归所需的方法。第六章是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首先,针对所提的假设进行检验,包括对样本的描述性统计以及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其次,对模型进行回归,在阐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实证结果进一步分析。第七章是总结本文研究结论,提出未来展望。首先,在第六章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结论及相关启示。其次分析本文研究中的不足,如研究对象的局限和样本系统性风险防范不够等。最后,针对不足以及该领域可以继续深度挖掘和探索的部分进行展望。本文通过实证及对样本的分析后,得到以下三点结论:第一,股权过度集中和过度分散,分别使公司营运资本组合政策趋于保守型和风险型;股权集中度与匹配型组合政策呈非线性关系,适度集中的股权有利于公司采取“匹配型”的营运资本组合政策。第二,股权制衡度越高,营运资本组合政策越趋于保守型,反之,越趋于风险型;股权制衡度与匹配型组合政策呈非线性关系,适度的股权制衡度有利于采取匹配型的营运资本组合政策。第三,从总体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仍然存在股权过度集中、股权制衡不足的情况。而营运资本组合政策总体趋于采取“低风险—低收益”的保守型政策,而且采用“匹配型”组合政策的公司比例较小。所显示出的营运资本组合政策的类型趋向,很可能与我国制造业公司管理者整体缺乏冒险和创新精神、企业理财者缺乏管理营运资本组合政策的艺术、策略和勇气有关。根据以上股权结构与营运资本三种类型的组合政策之间关系的检验结果,本文旨在为制造业上市公司合理调整股权结构、科学制定营运资本组合政策提供一定依据。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1、研究方法方面。由文献综述可知,以往的文献大多数单从流动资产比例和流动负债比例两个变量,分别考察营运资本投资政策和融资政策的风险性和收益性,以定义公司营运资本投资政策或者融资政策的类型。然而,本文采用流动资产比例、流动负债比例以及流动比率三者的变化来定义营运资本组合政策的三种类型。与之前的大量文献不同,新加入的这个流动比率变量进一步考察流动资产相对流动负债的关系。这样,在定义各种类型的组合政策方面就会有所不同。所以,在研究营运资本组合政策各种类型的方法上是一个创新。2、研究内容方面。通过文献综述可知,国内外文献关于股权结构与营运资本政策关系的研究,大多数是从股权结构分别与营运资本的投资政策、融资政策的关系为研究内容的。鲜有文章将营运资本投、融资政策相结合,从营运资本组合政策的角度来进行探索。本文在进行研究时,不单独考虑营运资本的投资或者融资政策,而是将两者结合起来,以营运资本组合政策为研究内容,从而考察股权结构与营运资本组合政策的关系。3、研究结论方面。以往的大量文献一般只得出股权结构或股权制衡度使得公司营运资本投资政策或者融资政策分别更加趋于哪种类型。然而,本文通过模型的回归,用流动资产比例、流动负债比例和流动比率三个指标的回归结果共同分析,得出公司营运资本组合政策的类型趋向。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当公司股权越集中、股权制衡度越高时,越趋于“保守型”组合政策;股权越分散、股权制衡度越低时,越趋于“风险型”组合政策。并且适度的股权集中度和适度的股权制衡度都会有利于公司采取“匹配型”的营运资本组合政策,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都与“匹配型”组合政策呈非线性关系。本文也有一定局限性:1、在研究对象方面,本文只是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并不能概括我国上市公司的全貌。再加上营运资本组合政策本身受到行业性质的影响,所以针对不同的行业得到的结论很可能与本文大相径庭。2、在实证研究方面,国内外文献关于股权结构对公司营运资本投资政策、融资政策等方面的实证研究较多,针对股权结构与营运资本组合政策关系的实证研究的还比较少,尚未达到成熟阶段。于是变量的选择、计量模型的采用、样本数据的收集等都会影响实证研究的结论。使得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到的结论还需进一步验证方可。3、在数据收集中,笔者选取了254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08-20011年四年的财务数据,而实证研究是需要长时间的数据支持和大量样本积累的。因而,本文的研究并不能完全概括股改以来的股权结构与营运资本组合政策关系的全貌。故本文的实证结论有一定的局限性。故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适当延长研究时间范围,加强实证结果的可靠性。4、在样本系统性风险方面,由于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在2008-2011年经济恢复期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导致企业盈利和收益的不景气。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对于营运资本组合政策的偏好,终会影响到本文的研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