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裁判文书作为一项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文书,由法院依据查明的案件事实并适用相关法律所做出,是整个审判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整个审判过程的集中体现,因此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举足轻重。裁判文书是审判过程和审判结果的客观呈现,是实现司法公正的载体。长久以来,裁判文书公开的程度和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审判公开的实现程度,而审判公开作为宪法中明确规定的一项原则,是我们必须坚持并认真贯彻落实的。由此看来,裁判文书公开也是我国宪法对司法提出的要求。不仅如此,裁判文书公开有利于保障社会公众对司法的知情权,同时也能对司法活动的公正性进行监督,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和社会公正的实现。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互联网为裁判文书公开提供了新的路径和突破口,是裁判文书公开的一场新的革命。在传播和媒介方式革新的大背景下,裁判文书通过互联网进行公开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裁判文书向社会进行公开和发布的主流趋势。长期以来,为了使裁判文书公开工作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最高人民法院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已经连续颁布多项有关裁判文书公开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包括《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和《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裁判文书上网公开仍然存在许多盲区和空白点,例如,如何解决司法实践中裁判文书上网公开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重视程度不高、错误不断、各地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如何处理裁判文书公开后侵犯个人隐私权的问题;如何处理裁判文书公开后可能引发的民众不同意见的问题。公正的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公平正义这一价值追求始终贯穿其中,它也是我们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指导思想。在我们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理论指导作用。因此,文章拟在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指导下,将裁判文书上网公开作为硕士论文的研究课题,结合目前我国法院在文书上网公开中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运用文献分析法、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对裁判文书上网公开这一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期为该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健全提出一些个人的意见和建议。本文主要分六个部分对这一制度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然后通过论述公开一词与公正一词的关系,说明公开对于公正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讲裁判文书上网公开的现实必要性以及文书进行上网公开后所产生的意义;第三部分是裁判文书上网公开的发展概况,这其中包括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发展概况,同时也包括其他国外法治程度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的发展情况,为下文分析我国当前裁判文书在互联网上公开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做铺垫;第四部分是我国裁判文书上网公开的运行状况及缺陷,通过实证分析方法,找出当前裁判文书上网公开存在的问题和困境;第五部分是我国裁判文书上网公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从制作主体、制度建设、权利保障、舆情应对、监督问责五个方面展开;第六部分是我国裁判文书上网制度的完善,基于目前我国裁判文书上网在实际运行过程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从多个方面分析出现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提出具体合理的改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