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隆林山羊能量和蛋白需要量的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ine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对育肥期隆林山羊的营养需求进行研究,通过对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的调控,从饲养实验、屠宰实验、血液生化指标分析、饲料养分消化率等方面研究隆林山羊对能量、蛋白的需求情况及不同能量蛋白水平对隆林山羊增重、血液生化指标、饲料养分的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情况,得出饲养效果最佳、营养较为合理的饲料配方。同时在实验中发现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希望通过此次实验研究为以后隆林山羊的饲养提供基本参考数据。 试验一隆林山羊屠宰实验在参考NRC(1981)推荐的波尔山羊对能量和蛋白营养需要的基础上下调10%设计了3个蛋白水平(10.1%、11.88%、13.46%)、3个能量水平(2.1 ME Mkcal/kg、2.35 ME Mkcal/kg、2.6 ME Mkcal/kg),共组成9种日粮。研究五十四只隆林山羊对不同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九种饲料的饲喂情况,了解隆林山羊的生产性能。 每组内选择接近平均体重的健康公羊两只,通过测定其屠宰率及净肉率、系水力、肌肉嫩度、PH值等指标,了解隆林山羊的生产性能、羊肉食用性能。 试验结果:日增重7组与1、2、3、4、5、6、8、9组相比分别提高了9.8%、12.5%、15.9%、33.2%、2.5%、13.6%、4.0%、1.2%,且高能量组与中、低能量组间均呈差异显著变化,随着日粮中能量的增加,高能量组日增重与中、低能量组相比呈现增加的趋势。料肉比各组间无差异显著变化,但7组与1、2、3、4、5、6、8、9组相比分别降低-11.6%、-13.1%、-15.4%、-24.0%、-5.0%、-15.4%、-1.7%、-3.4%。随着能量的增加,料肉比高能量组呈现降低的趋势。净增重7组与1、2、3、 4、5、6、8、9组相比分别提高了9.8%、12.6%、15.9%、33.2%、2.4%、13.5%、3.9%、1.2%,高能量组与低能量组呈现差异极显著,与中等能量组间呈现差异显著。 试验二山羊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每组选两只体重接近中等的公羊,抽血。通过测定隆林山羊血清中的与碳水化合物代谢有关韵血糖;与蛋白质代谢有关的尿素氮、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与脂肪代谢有关的胆固醇、甘油三酯、调解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胰岛素等在山羊体内的动态变化,了解三大营养物质在隆林山羊体内的代谢情况。 试验结果:血糖正常;胆固醇5、9组超出正常范围,其余各组均正常;A/G值1、2、4、6、7、8、9组均大于绵羊正常水平,而3、5组正常;各组碱性磷酸酶远超出绵羊正常水平;血液淀粉酶(AMY)测定值低于绵羊测定的正常范围;其余各指标测定值在正常范围内。本次实验生化指标测定值正常与否均指与绵羊的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值相比较。 试验三利用AIA内源指示剂法测定隆林山羊对饲料养分的表观消化率测定隆林山羊对饲料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可以了解隆林山羊增重与不同能量蛋白的饲料中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关系。 试验结果表明:同一能量组内,随着蛋白水平的提高,除粗脂肪外,其它养分表观消化率呈现上升趋势;同一蛋白组内,随着能量水平的提高,除脂肪外,其它养分的表观消化率呈现上升的趋势。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根尖压片方法,对山羊豆属(Galega L.)两个种16份种质资源材料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个种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为2n=16,染色体基数为X=8,均为二倍体。但同一个种的不同材料之间存在核型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核型类型,核型公式,不对称系数等。虽然材料之间差异较大,但东方山羊豆的10份材料与山羊豆的6份材料,染色体都由近中部和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核型为Stebb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娟姗牛和荷斯坦奶牛HSP70基因5’-侧翼区PCR-SSCP分析,发现HSP70基因5’-侧翼区基因序列的多态性,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启动子区潜在调控元件和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