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无线通讯系统快速发展,电子系统工作的电磁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随着数据传输速率的急速提升,电磁串扰和电磁干扰现象所带来的问题越来越严峻。这两种现象会导致干扰信号进入到信号链路中对正常信号造成影响,使电子设备的稳定工作状态产生混乱。采用差分传输技术可以有效对传输链路中的共模噪声进行抑制,提高系统灵敏度。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本文首先对差分电路的基本理论和缝隙线基础理论的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接着对功率分配器的技术指标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理论基础上,对缝隙线的传输谐振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提出了T型缝隙线的功分结构,设计了一款高选择性的差分-差分滤波功分器。本文中设计的差分-差分滤波功分器的阻抗带宽为2.54 GHz到2.98GHz(FBW=15.9%)。实测差模插入损耗小于0.6 dB,共模抑制度大于45 dB。通过设计的一种新型隔离结构,解决了T型缝隙线带来的隔离度差的问题,最终带内隔离度最大达到18 dB。之后,考虑到实际应用需要,基于设计的差分-差分滤波功分器,提出了一款新型差分-单端双频滤波功分器。该滤波功分器的差模频率分别位于为3.1GHz和4.78 GHz,最小插入损耗为1.8 dB和1.3 dB,共模抑制度大于30 dB。采用新型哑铃型缝隙线隔离结构,实现了输出端口间隔离度的提升,最终带内隔离度大于12 dB。最后,基于三线耦合理论,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平行耦合缝隙线结构,该结构可实现较好的功分响应,基于此设计了一款差分-差分超宽带功分器。该差分超宽带功分器差模通带为2.8 GHz到9.4 GHz(FBW=108.2%),差模最小插入损耗为1.4 dB,共模抑制度大于30 dB。通过两种新的隔离方法,在超宽工作频带内实现了良好的输出端口隔离度(>14 dB)。本论文对设计的三款不同形式的差分功分器均进行了实物加工测试,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契合度良好,验证了本文中设计方法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