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增加师生间的交流。在师生互动过程中,表现最多的形式是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包括口头叙述问题的答案和笔述问题的答案两种形式。学生回答问题时,会出现不同类型的错误,比如猜想假设错误,理论分析错误,知识点理解错误,或者是明知道说不出,或答不全或是不愿回答等等。以往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过于简单,仅仅用“对了”或“错了”予以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不去分析物理问题错误表述的表达方式和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教师应该从学生对物理问题错误表述中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本论文以分析初中生“物理问题错误表述”为切入点,开展反思性教学,进行实践研究。在基于初中生“物理问题错误表述”开展反思性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随时记录学生对物理问题的错误表述方式和产生错误的原因,然后通过一定的方式让同学们了解他们表述错误的原因,并掌握正确的结论,这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尤其是能够提高学生运用科学术语来回答物理学科问题的能力。“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因素记录下来,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与研究,进而总结出教学规律,以便提高教学质量。本课题研究的方法是要求教师准备一本比较厚的笔记本用来写反思日记,即教学后记,把平时物理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的典型性错误表述找出来,下课后立即把这个知识点整理编辑在笔记本上。经过整理和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主要记录四个部分的内容①本知识点内容是如何提问的。②典型错误答法及答错学生名单。③分析学生对这个问题错误表述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和策略,最好的解决过程及描述方式,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预设反思教学过程的改进,档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建立。④相关教学内容的教学过程要得到改进。⑤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同时建立档案,记录具体解决方法和措施。“教学日志”对教师有非常重要的重要作用。首先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深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第二可以为教师在工作中提高教学效率,真正把握学生思维特点起到一些作用。第三也是笔者落实新课改要求,为所教学生的全面发展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通过分析学生对“物理问题的错误表述”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老师就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动向,也能了解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以及程度如何。学生可以从教师的评语中进一步提高自己对所学知识点的认识。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问题错误表述案例中积累宝贵的精神财富。所谓的教学相长就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自然形成了。如果教师发现哪些地方学生普遍不清楚,即教学过程忽视了基本内容的讲解,致使学生基础不扎实,概念理解不透,规律模糊不清,教师必须改变教学策略,加强对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重新审查,有些内容在以后的学习中应该及时复习,并且不断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