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金融衍生产品创新,具有股票和债券双重特性,因而获得了筹资和避险的双重功能。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可转换债券在国际金融市场迅猛发展,成为众多发达国家国际金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可转债市场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可转债市场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初级阶段。国内对可转换债券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主要集中在定价方法和条款问题的研究这两大方面上,虽然对可转换债券市场体系的研究也有所涉及,但多已时过境迁,与国内当前的发展现状有所出入。本论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与现状的阐述,结合数据比较分析了我国可转债市场的主要特点,并基于此,详细的指出了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体系在其五个子系统分别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在当前我国资本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发展可转换债券市场体系对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完善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指出了这一创新融资工具的机制设计在解决债权人、管理层及股东等利害相关人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体系的培育和优化,可以集中力量在这五个子领域,即可转换债券市场产品体系、供方体系、需方体系,市场中介以及交易体系,进行逐一拓展,协调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