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微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对于活跃我国经济,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等等发挥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同时小微企业金融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层次性越来越分明。但是伴随着小微金融高速发展的同时,供需矛盾也越来越突出,绝对弱势小微企业融资越来越困难,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供给结构不合理造成的。 从我国小微金融的服务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最主要的信贷供给主体依然是传统商业银行。由于金融监管和盈利性要求考虑,商业银行只选择各项财务指标最为优秀的小微企业予以放贷,而绝对弱势小微企业很难获得银行青睐。小额贷款公司和典当行业,甚至是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之外的地下钱庄承载了弱势型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而这些金融机构由于监管限制只能使用自有资金放贷不能吸纳存款的特点会使其资金成本高于商业银行,从而转嫁到贷款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也偏高,使得弱势小微企业背负更加严重的资金成本。大多数弱势小微企业都是创业初期企业很难承受高额融资成本,阻碍了其成长和发展,使细分之中的小微企业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为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尤其是被边缘化的绝对弱势小微企业融资的问题。文章对我国小微金融供给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找寻传统供给结构不平衡不合理的问题,通过对合作金融模式的探讨和启发,把其运用范围更加广泛化,深入化和合理化去改善传统小微金融供给结构所不能完全覆盖的资金供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