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就是科学理论,比如科学理论的结构、科学理论的确证和科学理论的评价。科学接受问题是理论评价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上接受问题的研究只考虑理论本身的特性,而鲜有从认知主体这个角度进行考察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主体相关的情境逐渐进入人们的视域并日益受到重视。但总的说来,这方面的研究还是刚刚起步。本文拟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探讨主体情境中的科学接受这一研究课题。 文章的第一部分论述了科学接受问题的内涵,和科学接受问题相关的情境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首先给接受下一个定义并厘清接受问题的论证语脉。然后,阐释了和科学接受相关的情境,并比较了它和语境的不同之处。最后考察了各种归纳接受规则与情境的关系。 文章的第二部分详细的论述了主体情境中的各种要素。第一是背景知识要素。这一部分细致的分析了三类背景知识与科学接受的关系,并结合科学史的实例来说明其对科学接受的影响。第二是信念要素,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把它分为形而上学信念、可行性信念和简单性信念等,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不同种类的信念对于科学接受的影响。第三个要素是贝叶斯评价。主体选择使用贝叶斯方法也是一种情境,这种情境可以通过量化结果的方式来对接受产生影响。 文章的第三部分指出要作到合理的接受必须把握的三个原则。首先是可行性优先原则。主体情境虽然在科学接受的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不能脱离理论可行性本身,理论的可行性是主体接受的核心。其次,要把握情境合理性原则。此原则要求认知主体综合考虑各种情境敏感因子,把理性和非理性,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实现动态的调整。最后,要把握情境优化原则。情境内部的各种敏感因子本身也应该实现优化分层。背景知识,先验信念和贝叶斯评价应当结合在一起从结构上和功能上实现优化整合,以利主体对理论的合理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