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我国提倡居家养老的大前提之下,城市社区内老人的照料问题成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社区老年人照顾设施可以在子女工作时间内为老年人提供照料服务,即减轻了老人子女的负担,又可以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社区继续生活,是达成居家养老目标的重要一环。目前己投入使用的社区照顾设施多为其他建筑改造,因缺乏理论指导导致改造结果不尽如意,使得许多设施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目前社区养老建筑改造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区旧住宅适老化改造,在其他闲置空间改造成老年人照顾设施的研究方面几近空白,缺乏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难以满足很多社区需要照顾设施的需要。面对上述情况,而在社区内部的部分闲置既有建筑(例如老旧住宅、闲置的商业空间、废旧校舍和办公楼等)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所以对社区内闲置空间改造成老年照顾设施的研究不但可以解决闲置空间再利用问题,还可以完善社区养老设施的建设,对解决我国老年人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规范化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范围是社区养老设施的特点、社区闲置既有建筑改造为养老设施的策略和其实践设计这三方面。主要研究过程是:首先需要明确这两者的定义;其次通过前期阅读文献、走访调查和发放问卷等形式了解社区既有建筑的属性、规模和周围环境等问题,在社区养老设施方面研究现有案例的优缺点、相关法规规范等;接着再结合小区实际需要的情况下,分析各种属性既有建筑改造为养老设施的优略势;然后在现有规范基础上,为社区既有建筑改造成养老设施的空间构成、功能流线及外部环境设计提出相应的改造策略和要点;最后,选取社区既有建筑进行改造,将前面所得出的改造策略运用到实际改造案例中。经过探讨研究,主要成果首先是提出改造目标及原则,其次将普通社区常见既有建筑分为四个类型,主要是住宅类、商业类、学校类和办公类建筑并分析了其改造成养老设施的优略势,然后提出具体的改造方法,分为功能形态改建方法和具体问题应对方法两方面,最后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具有代表性的荔湾区长者养老院项目,进行实际项目的可行性设计研究并和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并验证提出的改造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今后老年人在社区度过晚年创造一个安全、安心、安定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