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动脉僵硬度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皖南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hong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评估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僵硬度系列指标与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相关性,用于指导临床进一步优化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的诊疗及预后评估工作。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及神经外科诊治的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卒中组),另纳入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基础疾病对照组(高血压组),同时选择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入选标准:脑卒中的诊断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年》诊断标准,高血压的诊断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诊断标准,年龄范围在31-70岁、身高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在18-25范围内;排除标准有:①患有精神疾病或理解障碍的;②不愿意进行颈动脉僵硬度检查;③存在影响血管僵硬度的情况,如抽烟、饮酒、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脏病(包括心房颤动、心力衰竭)、超重、出血性脑卒中(如脑实质的出血、脑室的自发性出血和蛛网膜下腔的血)、糖尿病、严重肝肾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④拟检测的颈动脉段管壁显示不理想;⑤检查结果中僵硬度指标缺失。记录所有纳入对象的一般基础资料和血糖、血脂等实验室检查结果。使用百胜全数字化超声诊断仪器ESAOTE S.RA.MyLab 90的射频信号血管内-中膜分析技术(Quality Intima-Media Thickness,QIMT)、射频信号血管僵硬度分析技术(Quality Arterial Stiffness,QAS)软件检测入选者的颈总动脉来获得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脉搏波流速(Pulse Wave Velocity,PWV)、扩张性系数(Distensibility Coefficient,DC)、顺应性系数(Compliance Coefficient,CC)、僵硬度指数(α、β)。本研究的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的分析与处理,计量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使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三组资料的正态分布性,若三组资料符合正态分布,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性检验有统计学意义时进一步采用LSD检验两组间的差异,方差齐性检验无统计学意义时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240例研究对象,入选者的一般资料对比结果显示,年龄、性别、BMI、血糖、血脂(LDL-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颈动脉僵硬度系列指标PWV、DC、CC、α、β在对照组、高血压组、卒中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各组组内左右两侧PWV、DC、CC、α、β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双侧颈动脉各僵硬度指标PWV、DC、CC、α、β的AUCRoC显示,PWV>0.8且在各指标中最大,CIMT最小;左侧颈总动脉僵硬度指标诊断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的ROC曲线也显示,PWV截断值、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5.73m/s、95.00%、72.50%;4、双侧颈动脉僵硬度指标中,CIMT、PWV、DC的相关系数0.6<r<0.8,呈强相关;CC、α、β的相关系数0.4<r<0.6,呈中等强度相关;5、各僵硬度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均P<0.05),PWV与α、β呈正相关,与DC、CC呈负相;DC与α、β之间呈负相关,与CC之间呈正相关;CC与α、β之间呈负相关;α与β之间呈正相关。结论:1、颈动脉僵硬度指标PWV、DC、CC、α、β在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均有着较强的相关性,且各指标之间显著相关;QAS、QIMT等射频超声技术提供的僵硬度指标可用于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构型及功能性改变的预测;2、颈动脉僵硬度指标在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指标均可作为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的评价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卒中后抑郁(PSD)是一种精神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单核细胞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炎症因子,高密度脂蛋白(HDL-C)是常见的血脂评价指标,本文旨在研究单核细胞及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对于PSD发生的预测价值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09月-2020年09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是否发生卒中后抑郁,分为PSD组和非PSD组。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
目的:食管癌根治术术后急性疼痛剧烈,术后慢性疼痛(chronic postoperative pain,CPOP)发生率高,神经阻滞可缓解术后急性疼痛和治疗慢性疼痛,但不同神经阻滞对术后急、慢性疼痛的影响是否相同,目前证据不足。本研究拟观察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TPVB)与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ES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单进针点前锯肌平面阻滞(Serratus Plane Block,SAPB)联合PECS Ⅰ(pectoral nerves Ⅰ,PECS Ⅰ)阻滞(下称单进针SAPB阻滞)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MRM)患者术中的镇痛效果以及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择期手术行全身麻醉下乳腺癌改
目的:明确术后谵妄患者认知功能及各亚成分损伤情况,确定术后谵妄的主要表现形式。方法:选取术前认知功能评估得分正常的老年全麻手术患者,在术后第一天使用CAM量表对其进行评估,其中发生谵妄的患者纳入试验组(谵妄组),未发生谵妄的患者纳入对照组(非谵妄组)。同时使用DST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短时记忆力进行评估,使用MMSE量表的子量表对两组患者的长时记忆力、注意力、定向力和语言能力进行评估,记录两组患者各项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模型大鼠心血管效应,分析该效应是否与延髓头端腹外侧(rostral ventrolateral medulla,RVLM)区和内侧缰核(medial habenular nucleus,MHb)神经元的某种活动有关;并进一步探究PTSD模型大鼠的上述核团间是否潜在参与心血管活动调节的心理生理
目的:建立大鼠海洛因成瘾模型,采用行为学、神经电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等实验手段,记录海洛因成瘾大鼠的行为学及脑电频谱变化,探索大鼠伏隔核NMDA受体相关亚基在海洛因诱导CPP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神经电生理实验:利用脑立体定位仪在双侧伏隔核(AP:1.8mm,ML:1.5mm,DV:7.5mm)埋藏电极,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海洛因诱导组,海洛因诱导组分为成瘾组和戒断组。采用剂量
目的: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 ICAS)人群中经连续12个月的远隔缺血适应(RIC)治疗,探讨RIC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可行性,评价RIC对s ICAS患者卒中复发率、临床预后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探索RIC可能的脑保护机制,揭示其在防治脑卒中发生和复发中的重要临床应用价值,为随后的临床应用提供重要证据。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房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