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医院门诊楼建设项目使用后评价方法及应用

来源 :北京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aego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是我国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继往开来的关键之年。七十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风雨兼程,从一穷二白走向繁荣昌盛,人民生活逐渐迈向全面小康。至今我国已成为全世界GDP总量第二的国家。在这七十年里,我国的卫生健康事业与伟大的新中国一同迅猛发展,城镇居民的健康保健水平稳步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从建国之初的33岁迅猛增长到了2018年的77岁。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1]总而言之,医疗卫生事业是关系到人民福祉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将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经过数十年的改革发展,我国政府部门也愈加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出台了很多改革措施和便民利民政策,不断推动社会卫生事业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就医需求大量增加,各大医院在此背景下实现了飞跃式地快速发展。然而,成长的烦恼也随之而来,出现了“看病难”、“看病贵“等不和谐的医患声音。尤其是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当下的医疗体制进行了一次灵魂式的拷问。医疗机构作为国家重要地公益性基础设施,影响着社会、民生、经济、环境等等,未来其建设如何最大限度的满足医疗需求,尤其面对新问题,大型医院如何实现快速诊治,如何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等等,都对我们现有的诊疗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医院门诊楼作为医院的对外“窗口”,是广大患者进入医院的第一站,其流程设置和环境布局将极大地影响着患者的就医体验,在首因效应的作用下,门诊楼建设项目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医院的声誉乃至医疗质量安全和效益。因此,门诊楼建设项目也将成为未来医院新建或改扩建项目的重中之重。同时,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结合首都群众的医疗需求和卫生行政规划,近年来大批三甲医院将在北京五环周边建立分院,一个个大型医院基建项目也将紧锣密鼓的进行,更加专业的卫生建设项目管理需求也将呈现井喷。如何改进原有门诊楼项目使用过程中凸显的问题,促使新建卫生建设项目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可持续性发展非常重要,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实际工作经验并利用后评价体系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借以提高医院门诊环境和医疗服务品质。目前,有关医院门诊楼建设项目的使用后评价研究比较分散,但是项目使用后评价的实际应用对医院门诊楼项目建设具有非常重要地意义,是医院建设项目科学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通过对北京市X医院门诊楼建设项目使用后医患对环境等使用情况地主观评价,发现建设项目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实际应用建议,为医院今后做好门诊楼建设项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节为绪论,通过文献研究,前期进行查阅和整理,提出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二章节,是围绕医院及其门诊楼相关内容进行地理论基础研究;第三章节,是针对北京市X医院门诊楼现状以及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地实地调查研究;第四章节,是北京市X医院门诊楼项目建成使用后医患人员对其环境因素的主观满意度评价内容及其评价方法;最后,第五章节则是结合前期文献研究、调研情况和评价结果分析总结,进一步提出门诊楼项目优化建议以及未来在医院门诊楼新建或改扩建项目中应关注的建设要素以及发展趋势。
其他文献
民办高中的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差,理解能力弱,知识基础薄弱,但是他们大都有积极的心态,能够选择继续上学,充满着对大学校园的向往之情。本文是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
背景:胃食管反流病(GERD)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在美国消化系疾病当中最多的医药消费在GERD上[1]。现代西医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GERD,是西医治疗GERD的标准治疗方案,也是能改
目的总结首发症状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15年3月—2016年4月平山县人民医院内三科收治曾误诊的以
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变化,加上"95"后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部分学生毕业后不着急就业的现象慢慢变成一种常态,从"待就业"向"慢就业"过渡。理清"慢就业"现象的利弊
摘要:目的——了解中职护校《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的授课情况。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郑州卫校377名护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将获得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护理礼仪和人际沟通》授课有优点,也存在问题,学生希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结论——该课程应进行多样化教学,同时加强德育教育。  关键词:护理礼仪;人际沟通;授课;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