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国家对农药的安全性和农药残留问题十分重视,因此,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问题日益突出。家蚕作为鳞翅目昆虫的代表,又是很重要的模式生物,研究家蚕蝇蛆病可以为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另外,研究蝇蛆寄生后家蚕体内生理生化的变化为进一步理解昆虫免疫、揭示昆虫生命活动的应激反应提供依据。本文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
1家蚕追寄蝇产卵集中在家蚕背面第3~5体节之间,蝇蛆寄生部位一般在节间膜;从蝇蛆寄生后家蚕的死亡率调查结果看,五龄之前寄生的家蚕在吐丝前全部死掉,五龄之后寄生的家蚕部分能够结茧化蛹,并且随着寄生时间的延迟,家蚕的死亡率下降;从茧质看,五龄家蚕随寄生时间的延迟茧质逐渐升高,但始终低于健康蚕。
2蝇蛆寄生后,家蚕体重和食下量不断上升,平均高于健康蚕;中肠组织ALKP活性测定结果显示,蝇蛆蚕在5龄第1~3天和健康蚕相比没有明显变化,但至第4天明显上升,与正常蚕相比酶活性增加了13.7%。蝇蛆蚕后部丝腺谷丙转氨酶活性在5龄前期表现上升的趋势,但略低于健康蚕,第5天后酶活性急剧降低,仅为健康蚕的42%。
3对家蚕血淋巴海藻糖的测定结果表明,蝇蛆蚕海藻糖含量第4天开始快速下降,达到2.38mg·mL-1,比对照降低20.1%。蝇蛆蚕血淋巴中的总糖含量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至第6天下降到6.25mg·mL-1,比对照降低89.7%。
4蝇蛆蚕血淋巴中的甘油酯含量、蛋白质含量从蝇蛆寄生第2天都开始下降,甘油酯含量第6天下降至1.07mg·mL-1,下降了64%,蛋白质含量也急剧下降,到第6天仅为11.206mg·mL-1,是健康蚕的19.6%。
5随着寄生时间的延迟,蝇蛆蚕血淋巴pH值逐渐升高。第五天上升到最高点,为健康蚕的1.076倍。家蚕三种保护酶活力的测定结果表明,蝇蛆寄生初期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都呈现较快的上升趋势。但蝇蛆寄生第4天,除过氧化氢酶保持较高的水平外,其它两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6蝇蛆寄生1h,家蚕体内的颗粒细胞和浆细胞数量比对照增加2.8×106·mL-1,增加了56%。在寄生后24h,蝇蛆蚕血淋巴颗粒细胞和浆细胞数达到最高6.81×106·mL-1,比对照增加了2.32倍。蝇蛆蚕酚氧化酶活性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到第6天达到了34U·m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