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氟化物的自组装可控合成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sun0702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以丝蛋白为模板在不同条件下合成了稀土氟化物YF3:Eu3+, NayYFx:Eu3+和NaYF4:Yb,Er并对样品的形貌,结晶和发光情况进行了表征和讨论。1.YF3:Eu3+纳米颗粒呈棒状,长度在0.5-1.0μm之间,直径约100nm,其发射光谱中出现掺杂离子Eu3+的特征峰,仅经过水热处理的样品其特征峰强度最高。样品结晶良好,为斜方晶系。样品的最佳Eu3+掺杂浓度为11%,最佳的水热时间为60h。2.不同NaF加入量下NayYFx:Eu3+产物分别为哑铃状无定形颗粒,球形立方相NaYF4颗粒,球形立方相NaYF4与六方相NaYF4混合颗粒。其PL光谱对比显示Y:F之比为1:3时强度最高,而当Y:F之比为1:5时,样品在555nm,530nm,510nm处的发射峰出现增强,而488nm与465nm处也出现明显的发射峰。3.以NH4F为氟源时合成NaYF4:Yb,Er时产物均为球形颗粒,直径在50-500nm之间,XRD显示产物为立方相NaYF4,经过烧结处理后样品出现了YF3的相。样品在980nm光子激发发出红绿光,仅经过水热制备的样品其发光强度最高。4.通过微乳液水热法制备BaLu2F8:Yb,Er,制备的样品成不规则颗粒,大小约为50nm,样品在980nm光子激发下发出红绿光。
其他文献
聚烯烃纳米复合材料已成为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因其综合性能好,尤其在电性能方面表现突出,被广泛应用于电气领域。但纳米粒子粒径小,易团聚,制备理想分散的纳米复合材料非常困
在众多电化学能源转化-储存技术当中,可充电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二次电池因其清洁、环境友好、能量转换率高而备受关注。氧还原反应(ORR)和氧气析出反应(OER)分别是它们放电和充电时发生的关键电极反应。氧电极上ORR和OER过程中高的过电位、迟缓的动力学特征是造成可充电燃料电池、金属空气二次电池的能量效率和功率下降的关键原因。研究同时具备高ORR和OER电催化活性的双功能催化剂显得至关重要。Pt及其
铁硫纳米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用途,特别是铁硫团簇,在生物体内的电子传递,底物的结合与激活,超高密度磁性储存,磁性分离,催化剂,生物医药,传感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制备出无毒、磁性铁硫纳米材料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由于铁硫化合物在空气中不稳定,制备条件比较苛刻,必须在厌氧的条件下制备,因此利用简单的合成方法来制备铁硫纳米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本论文中我们采用有机前驱体裂解法,热注入法和热分解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