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胺丁醇与异烟肼协同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的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more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个多世纪以来,异烟肼(INH)和乙胺丁醇(EMB)一直是治疗结核病(TB)的两种主要一线药物,这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有效地遏制了结核病的蔓延。然而,虽然异烟肼和乙胺丁醇在临床上联合使用非常普遍,但是它们之间潜在的协同作用机制却十分不清楚。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在非致死剂量EMB存在下,转录因子EtbR的表达水平显著影响INH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杀菌能力。本论文在此基础之上,针对转录因子介导的两种药物协同作用的分子机制展开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1)在非致死剂量EMB存在下,转录因子EtbR的过量表达
其他文献
聚乙烯醇(PVA)由于化学稳定性好,易于成膜,亲水性高,阻醇性好,来源广泛,价格便宜,所以被应用在制备阴离子交换膜中。然而,纯的PVA是溶于水的,其溶胀率也较大,干燥时的纯PVA膜的导电率
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公园建设已成为有效保护湿地的一种重要手段以及维持或扩大湿地面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将人工湿地工程应用于城市湿地公园的构
锌指蛋白(zinc finger protein)是一类具有“指状”结构域的转录因子,主要功能是调控基因的表达,锌指蛋白种类较多,但以C2H2型最多。C2H2型锌指蛋白基因最早在非洲爪蟾中发现,植物中发现的第一个C2H2型锌指蛋白基因是在矮牵牛中分离得到的ZPT2-1,之后陆续在矮牵牛、拟南芥、棉花、大豆、水稻等植物中相继分离到了该类型的锌指蛋白基因,并发现在植物中都含有QALGGH高度保守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