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初恽寿平尚情的文艺观念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y85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诗画融通的角度关注恽寿平文艺思想中“情”的内核。恽寿平的文艺创作被视为艺有独诣而情有独至,他虽以花鸟画家身份名世,但其绘画创作之外的文艺思想也不容忽视。恽寿平的文艺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绘画观念中,包括画跋和题画诗。由于其兼具遗民、书画家、诗人的多重身份,在阐述画学思想时,他不仅仅围绕绘画创作,也经常与作诗相互联系,互作阐发。在凸显其思想的文字中,“情”点缀其间,光芒犹自闪耀。论文将从“情”入手,立足恽寿平的画论,结合其诗文,挖掘恽寿平文艺思想中的“情”的特征,并推及这种特征的地位与影响。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恽寿平的生平经历,相关研究的现状以及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第一章着重厘清“情”的概念,分析明代中后期以来“主情”文艺思潮的流变与基本表现,具体从偏向“欲”的世俗人情和偏向“性”的气质性情这两个方向进行探讨。第二章以恽寿平的画论为主要分析对象,从“情”与“物”、“意”、“境”、“技”四个方面的关系进行分析,从宏观上梳理恽寿平画论中对“情”的基本阐释。第三章结合恽寿平诗文,重点分析其文艺思想中“情”的三大特征,即“悲凉”、“洁净”和“慷慨”。第四章分析恽寿平文艺思想中“独至之情”产生的理论根源与现实原因。这一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解说,分别是:恽寿平的日常交游与隐居生活、恽寿平所处的江南地域及宗派文化以及他对传统的态度。第五章书写抒情性在恽寿平的文艺思想中占据的地位以及其影响。该部分首先对恽寿平文艺思想中“情”的部分进行小结,更全面地分析看待恽的文艺思想,而后将恽寿平放回其所处的时代序列中,叙述其文艺思想对当时及后世画论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探讨台湾地区戒严时期新闻政治评论语体话语意识形态的建构,首先介绍戒严的相关历史背景,以政治主体的角度,说明此类因素影响当时政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