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精细农业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精细农业的核心思想是变量管理,因此快速、实时的获取作物的生长状态以便于进行管理非常追切。近年来温室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温室生产的高效化管理也逐渐提上日程。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了快速获取温室作物生长状态的检测技术与方法,为温室生产的高效化管理打下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研究了温室条件下,利用黄瓜叶片的光谱反射率预测其生长状态(叶绿素、氮素、磷、水分)的可行性,找到了叶片光谱反射率与叶绿素、氮素、磷、水含量的相关关系,并分析出了敏感波段,及最佳波长。利用最佳波长处的光谱反射率与多种建模方法如SLR、MLR、PLSR建立了预测叶片叶绿素、氮素含量的模型:在NDVI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光谱指数NDCI,并基于NDCI建立了叶片叶绿素、氮素含量的预测模型,获得了比较好的预测效果,为作物长势检测仪的开发打下了基础;利用ANN、SVM建模方法建立了叶片磷素、水含量与其光谱反射率间的模型,并对两种建模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利用整株光谱和ANN、SVM建模方法对黄瓜的生长状态进行了建模分析。
2.研究了温室条件下,番茄叶片处于生长状态(叶片生长在植株上)和非生长状态(叶片被剪下)两种情况下,利用番茄叶片光谱反射率预测其长势条件(叶绿素、氮素)的可行性,找到了叶片光谱反射率与叶绿素、氮素含量的相关关系,并分析出了敏感波段,及最佳波长。利用最佳波长处的光谱反射率与多种建模方法如SLR、MLR、PLSR建立了预测叶片叶绿素、氮素含量的模型;利用NDCI建立了叶片的叶绿素、氮素含量预测模型,获得了比较好的预测效果。
3.在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第一代作物长势检测仪。长势检测仪利用光纤作为采光器件、利用滤光片获取所需要的最佳敏感波长、利用光电池作为光电传感器、自行设计的光纤接头消除了光电转换部分的外界干扰;放大电路的设计保证了光电转换部分较高的信噪比、12位的A/D转换器满足了测量精度要求、64K的存储容量保证了数据的可靠存储、液晶屏保证了测量结果的正常显示、串行通讯接口使得仪器可以与PC机进行通讯;用VB6.0设计的上位机软件可以通过串行通讯接收检测仪中存储的数据,也可以给检测仪传输参数,以修改检测仪内嵌的模型。
4.在第一代作物长势检测仪的基础上,扩展了仪器功能,进行了第二代长势检测仪的开发。与第一代长势检测仪相比:第二代长势检测仪提高了存储容量,由64K提高到128K:增加了诊断功能,在仪器内部存储了专家知识,在得到测量结果后,立即通过专家分析,显示出诊断结果:增加了作物种类及生长期的选择功能,可以通过仪器控制面板上的选择按钮,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作物及生长期,仪器会提供相应的模型;扩大了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功能,由原来的只能显示测量结果,扩大为不仅能显示测量结果,而且能同时显示诊断结果,即作物长势的好坏;扩展了上位机软件的功能,将仪器内部所有内嵌模型的参数通过Access数据库进行管理,可以方便的实现仪器内部模型的增加、修改、删除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