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结合西医基础治疗、康复治疗对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症状的改善情况,探究针刺对卒中后疲劳的治疗优势及部分机理。2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基础治疗结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通督调神针刺,主穴:百会、风府、大椎、命门、华佗夹脊穴,每天针刺一次,两组方案均连续治疗8周,4周为一个疗程。通过疲劳严重度量表(FSS)、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及血清学因子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来评价卒中后疲劳的缓解情况。3结果:3.1两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两组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提示一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干预1个疗程及2个疗程组间比较显示P<0.05,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2疲劳严重度量表(FSS)评分两组治疗前比较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两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两组均能够降低FSS评分;且治疗后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干预1个疗程及2个疗程组间比较显示P<0.01,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3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两组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两组均能够升高SS-QOL评分;且治疗后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干预1个疗程及2个疗程组间比较显示P<0.05,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4两组总疗效通督调神针刺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方法治疗中风后疲劳的总有效率分别为:通督调神针刺组90%、对照组为83%,两组有效率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结论:4.1通督调神针刺结合西医基础治疗与单纯西医基础治疗两种治疗方法,都可降低Hcy水平,且针刺组对Hcy降低更显著。4.2通督调神针刺结合西医基础治疗能够明显改善PSF患者的疲劳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基础治疗。4.3通督调神针刺对PSF患者的干预治疗,达到卒中后疲劳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降低Hcy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