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市场潜能、出口开放与城市规模增长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an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总体呈现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张两个方面。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不同的城市之间规模增长率存在较大差距。有些城市正在高速扩张,而有些城市的规模却在不断萎缩。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着中国城市规模增长的速度,以及我国城市规模增长呈现什么样的趋势(发散还是收敛)?这都是本文着力要回答的问题。  本文首先对研究城市增长因素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回顾,重点在于市场潜能和出口开放度的贡献率,分别探讨了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其次对市场潜能与出口开放度影响城市规模增长率的相关理论机制进行阐释,借鉴并改进已有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确定市场潜能和出口开放度影响城市规模增长的理论模型。接下来我们使用中国2004年至2012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效应模型和考虑工具变量的随机效应模型,从非农就业和建成区面积两个角度,实证分析了国内、外市场潜能对城市规模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包括以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的全样本分析,和分别以东、中、西部城市为样本的子样本分析。  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国内市场潜能是影响城市规模增长极其重要的因素之一,对城市就业和建成区面积的增长都呈现出显著的正效应,国内市场潜能越高,对本地区形成的市场需求越大,能促进一个城市的增长。第二,出口开放度对城市规模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能的原因在于国外市场需求对城市增长的拉动作用远远小于国内市场需求;另外,出口开放度并不能很好的衡量国外市场需求。第三,基期规模的影响显著为负,大城市规模增长率相对小城市而言较低,表明中国城市规模增长存在明显的收敛趋势。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对我国城市发展政策的优化调整提出了相关启示和建议。
其他文献
针对我国金融开放后,外资金融机构纷纷对我国银行业开展参股并购这一炙手可热的话题及国际上愈演愈烈的银行业参股合资大潮,论文在对国内外银行业引入外资情况进行多年研究的基
2018年9月18日,美国宣布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如果中方反制,美国将对额外267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很快,中国商务部发表声明如下:rn美方不顾国际国内绝大多
期刊
本文以提出重构我国地方政府财政层级体系为研究目的和归宿,以该领域当前暴露的问题为引子,以一般影响因素理论分析为起点,然后开展国际横向比较和我国历史纵向比较实证研究,对地
改革开放后,深圳特区、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因经济政策上的优势引领珠三角都市圈、长三角都市圈、京津冀都市圈快速崛起。当前能源资源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愈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