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临床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炎患者角膜上皮或结膜囊分泌物进行DNA提取及PCR扩增研究多重聚合酶链法在临床诊断角膜炎病因诊断中的意义及其价值。 方法:选择角膜炎患者共59例,考虑细菌感染性角膜炎29例(I组),考虑真菌感染性角膜炎16例(II组),考虑单疱病毒感染性角膜炎14例(III组),正常眼20例(IV组),所有受试者角膜上皮提取的DNA加入细菌通用引物、单疱病毒引物及真菌通用引物进行MPCR扩增,凝胶电泳后在凝胶成像分析系统中观察结果。对细菌性角膜炎组、真菌感染性角膜炎组分别与进行微生物培养作对比。 结果:(1)Ⅰ组中510bp有20眼,同时510bp,310bp有1眼,阳性率为72.4%,微生物培养结果阳性率为72.4%;两组用 X2检验检测无统计学差异(X2=0.000,P=1.000)(2)Ⅱ组中310bp有8眼,同时扩增出52Obp兼31Obp条带有0眼,阳性率为50.0%,真菌微生物培养结果阳性率为52.9%,两组用 X2检验检测无统计学差异(X2=0.29,P=0.866)。(3)感染性角膜炎的3个分组与Ⅳ组(正常对照组)各比较 MPCR阳性率后,结果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Ⅰ组、Ⅱ组、Ⅲ组的MPCR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Ⅳ组。(4)临床诊断为真菌,细菌,单疱病毒感染的患者用 MPCR检测出相应病原体的例数为34例,相符率为57.6%,两组数据用X2检验检测有统计学差异(X2==31.72,P<0.001) 结论:1.MPCR法是一种感染性角膜炎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效、可靠的方法。 2.MPCR法与传统细菌和真菌培养法相比具有速度快、经济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