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舜水的一生具有传奇色彩。他出自书香门第却自幼贫寒,在多次被征召入朝时却果断拒绝,明朝覆灭后又积极投身光复大业中,以高龄之躯奔波海上。因光复无望,远走日本,蹈海守节,本想静度残生,却又因缘际会在日本广开讲学,将自己希冀明王朝能实现的局面寄托在日本,并致力帮助日本实现繁荣富强,对日本社会的近现代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前后半生截然不同的经历让他对明王朝政治和思想有了深刻的反思,他认为明王朝颠覆的原因在于朝局的腐败和理学学风的虚浮。朱舜水的成长环境在他的思想里埋下了原始朴素实用儒学的种子,也洒落了理学和心学的光辉,因此他的思想是交融了实学儒学和理学而产生的,既有唯物主义的进步色彩,也有忠君的封建元素,但最重要的还是实理实用思想。他认为人性本善,提出要“学知”,通过学习来养成人后天的品格,注重教育,追求“实学”“实理”,以脚踏实地、实学研功的态度学习有用的、不空谈义理玄谈心性的学问知识,并认为人人皆可问学,学问从日常衣食住行中来,也要运用到日常的衣食住行中去,能对提高生活质量起到实际作用。这种思想在《朱舜水集》中体现的十分明显。《朱舜水集》中以谈论时事、开设教育、鼓励学习、如何学习、如何养成个人品格,如何学以致用为中心思想,文体中也以书信体、问答体等叙事类文体为主,能抒发个人感情的诗赋篇章极少,凤毛麟角而已。朱舜水这种一心求实的思想极大的影响到了日本同一时代的学者,水户学派创始人德川光圀、古学派领导人伊藤仁斋、《大日本史》编撰者安东守约都是其门下弟子,与之交往甚密。朱舜水直接引导他们思想的形成,而他们的思想又通过各自创立的不同学派加以传播,直至普及日本社会,后来恰逢时事,掀起了一场思想风暴,在日本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另外,朱舜水忠君的思想也间接促进日本民众忠于天皇的武士道牺牲精神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