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级的药物载体因其可以有效地负载、靶向载运和可控地释放药物,是当前生物医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具有非常大的潜在的应用前景。木论文的重点在于制备和表征碳纳米材料基多功能药物载体,并对其性能进行相关的研究。本论文工作分为四大部分:一、双功能化抗癌药物载体(CdSe@Fe3O4/CNTs)的合成与表征。简述了该载药系统(CdSe@Fe3O4/CNTs)的形成过程并阐明了其形成机理。在制备过程中,壳聚糖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不但结合了CdSe和Fe3O4/CNTs,而且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通过共价作用结合的CdSe保持了很好的荧光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新型载体在癌症的活体成像和靶向药物治疗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二、使用简单的一锅法制备磁性石墨烯-硫化镉纳米复合物(Fe304-CdS/G)。其中,在氧化石墨烯(GO)的还原过程中伴随了CdS和Fe304的生成,并进行了磁性、荧光以及载药率的测试。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纳米复合物拥有好的超顺磁性(44.85emu/g)、荧光特性以及高的药物负载率(0.98mg/mg),此种有效稳定的水溶性纳米复合物适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三、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三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双靶向药物载运系统(DOX-Fe3O4/GO-CHI-FA)。结合了叶酸的壳聚糖(CHI)将磁性颗粒和阿霉素较好的包覆在氧化石墨烯上,并且,利用叶酸(FA)和磁性粒子可以实现双靶向的目的。该载体具有高的载药率和缓慢释药的特性。研究了该载体在不同pH值时的释药机理,结果表明,低的pH值可以减弱氢键相互作用并加速壳聚糖的降解,从而产生较高的药物释放率。尤其是,该载体作为一种双靶向的药物载体系统结合了生物寻靶和磁性导向即主动靶向和被动靶向双重作用,可以实现药物的高效定位与识别。四、使用一种新的路径制备强绿色荧光石墨烯量子点(GQDs-PEG)。GQDs-PEG的荧光量子产率为18.8%左右,高于纯的石墨烯量子点。此外,高的比表面积以及固有的荧光性质,使得它具有高的载药率(2.5mg/mg)和受激发光性质。该复合物适合于细胞成像和药物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