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压脉冲液相放电技术是一种处理污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新技术,它涉及到多种高级氧化技术,包括光氧化、双氧水氧化、臭氧氧化、超声降解和高能电子辐射降解等,系统不需外加氧化剂,反应体系不需辅以高温、高压或外加光源等技术手段。该技术可以产生羟基自由基、过氧化氢和臭氧等强氧化活性物质,利用这些活性物质与有机物作用使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或氧化为CO2、H20和矿物质盐等。该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二次污染少、对有机物降解彻底等诸多优点。本文首先对实验装置的充放电回路模型做了分析,通过改变电源和反应器某些参数,可以使充放电电路工作在不同的状态。在对以往水处理实验用反应器研究的基础上,对反应器结构做了较大改进,提高了反应器的容积,同时增加了曝气装置以提高气液传质效果,并对放电电极进行了改进,可形成多通道放电,增强处理有机物效果。本文研究了高压脉冲电源和锯齿线-板等离子体反应器参数对水中放电脉冲特性的影响,其中包括交流输入电压、极板间距、溶液电导率和脉冲成形电容等参数。结果表明,脉冲电压和电流随交流输入的增大、溶液电导率的降低和脉冲储能电容的增大而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当放电间距增大时,脉冲电压增大,电流减小,单脉冲上升时间和脉冲宽度基本不变。在对放电特性及活性物质降解有机物机理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亚甲基蓝作为目标污染物,从亚甲基蓝降解率和能量利用角度考察降解效果。实验发现较高的脉冲放电电压、放电频率和较大的脉冲成形电容值可以提高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但这是以系统能耗的增大为代价的;对电极数目进行优化,发现随着电极数目的增多,降解率提高;较小极板间距,较大空气流量,较高的溶液pH值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有促进作用,同时体系耗能也随之减小;电导率的提升和溶液初始浓度的提高会降低废水的去除率;水处理过程中通入不同气体,有机物的降解途径和降解率有所差别,通入氮气、氧气和空气时,降解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为氧气、空气、氮气;对亚甲基蓝处理后发现,溶液的pH值降低,温度和电导率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