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对创伤性休克复苏后大鼠生存率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_3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整体上系统性的研究高压氧对创伤性休克复苏后的作用,观察高压氧对创伤性休克复苏后大鼠的氧化—抗氧化系统、炎症反应、组织代谢与形态学变化以及生存率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材料与方法一、动物分组Wistar大白鼠完全随机分成两大组。第一大组96只,再完全随机分成四组,每组24只大鼠:对照组(只进行手术操作,不诱导休克);休克组(手术操作诱导休克并进行常规补血、补液复苏);高压氧一次组(手术诱导休克并进行常规补血、补液复苏,复苏结束后立即送入高压氧舱,24小时内实施一次高压氧);高压氧三次组(除与高压氧一次组相同的操作外,24小时内再行两次高压氧)。这一大组大鼠用来按时间点取标本并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和病理检查。第二大组40只,也完全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0只大鼠:对照组,休克组,高压氧一次组,高压氧三次组。每组的操作均与第一大组中的相同。这一大组大鼠用来计算24、36、48和72小时的生存率。二、创伤性休克复苏动物模型的建立大白鼠麻醉成功后平卧固定,手术暴露血管,右股动脉插入套管针,连接血压换能器并与多参数监护仪相连,监测血压;左颈内静脉插入套管针作为复苏通路;右颈总动脉也插入套管针,用来进行放血。用铁块从高处垂直落下砸中左侧大腿,造成股骨骨折和肌肉组织挤压伤。同时通过右颈动脉插管放血,使血压下降造成休克。休克状态60分钟后,将全部放出的自体血经左颈内静脉回输,同时用生理盐水复苏60分钟。复苏后使平均动脉压维持于70~80mmHg以上。三、高压氧的实施将大鼠放入氧舱后,先洗舱三次,然后将舱内治疗压力匀速升至0.15MPa且氧浓度大于99.5%,维持恒定的舱内压力和氧浓度共60分钟。最后等速减压,舱内压力为0MPa后取出大鼠。四、生化指标检测根据休克前、休克后、复苏后及24小时后这四个时间点将第一大组中每个组的大鼠再分为四个亚组,每组6只。每个亚组的大鼠按照其对应的时间点进行采血取血浆。检测血浆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SOD的活性以及血浆TNF-α、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乳酸的含量。五、病理学检查将24小时后时间点的大鼠活杀取标本,留取部分左肺下叶、肝左叶、末端回肠和左肾,标本经固定、切片、染色后,常规病理学光镜检查,并进行病理评分。六、生存率计算将第二大组的40只大鼠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0只:对照组、休克组、高压氧一次组和高压氧三次组。每组的操作均与第一大组中的相同。所有大鼠术后置于棉被中25℃下观察72小时,记录生存时间,计算24、36、48、72小时的生存率。七、统计学分析用SPSS13.0 For Windows软件处理数据。生化指标和病理评分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SNK-q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双变量Pearson相关分析。生存率通过寿命表法计算,数据以生存率±标准误(P±S_p)表示,组间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血浆SoD活性变化比较24小时后休克组的血浆SOD活性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压氧一次组和三次组血浆SOD活性值均高于对照组和休克组,其中与对照组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与休克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管高压氧三次组高于高压氧一次组,两者间的差异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血浆MDA含量变化比较24小时后休克组、高压氧一次组和高压氧三次组的血浆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压氧一次组和三次组的血浆MDA含量均显著低于休克组(P<0.05)。仅管高压氧三次组略低于高压氧一次组,两者间的差异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血浆TNF-α含量变化比较24小时后休克组、高压氧一次组和高压氧三次组的血浆TNF-α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压氧一次组和三次组的血浆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休克组(P<0.05)。仅管高压氧三次组略低于高压氧一次组,两者间的差异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血浆NO含量变化比较24小时后休克组、高压氧一次组和高压氧三次组的血浆NO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压氧一次组和三次组的血浆NO含量均显著低于休克组(P<0.05)。仅管高压氧三次组略低于高压氧一次组,两者间的差异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血浆iNOS活性变化比较24小时后休克组、高压氧一次组和高压氧三次组的血浆iNOS活性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压氧一次组和三次组的血浆iNOS活性值均显著低于休克组(P<0.05)。仅管高压氧三次组略低于高压氧一次组,两者间的差异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六、大鼠血浆iNOS活性与NO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大鼠血浆iNOS活性与NO含量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796,P<0.001)七、血浆乳酸含量变化比较24小时后休克组、高压氧一次组和高压氧三次组的血浆乳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压氧一次组和三次组的血浆乳酸含量均显著低于休克组(P<0.05)。仅管高压氧三次组低于高压氧一次组,两者间的差异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八、病理损伤评分对照组的大鼠肺脏、小肠、肝脏、肾脏病理损伤评分均显著低于其它三组(P<0.05),而休克组的大鼠肺脏、小肠、肝脏、肾脏病理损伤评分均显著高于高压氧一次组和三次组(P<0.05),高压氧三次组的肺脏、小肠、肝脏、肾脏病理损伤评分均低于高压氧一次组,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九、生存率比较对照组大鼠的生存率72小时内维持于1.00,而其他三组的生存率均呈下降趋势。休克组在24、36、48、72小时的生存率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5),高压氧三次组在24、36、48、72小时的生存率均高于高压氧一次组,但是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高压氧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发现高压氧能够改善创伤性休克复苏后组织的氧供,减轻无氧代谢,同时还可以提高机体自由基清除剂的活性,减轻自由基造成的损伤,尤其是减轻脂质过氧化的程度。高压氧可以减少创伤性休克后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减轻过度的炎症反应。高压氧也能改善各个脏器组织的病理损伤。综合高压氧以上的有益作用,可以在创伤性休克复苏后整体生存率的显著提高上得以反映。本研究进一步发现创伤性休克复苏后24小时内实施三次高压氧的效果有好于一次高压氧的趋势,但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因此仍需进一步的研究以找出针对创伤性休克及复苏后最佳疗效的高压氧实施策略。
其他文献
2010年6~7月,对拉鲁湿地5个生境的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共捕获大型和中小型干生土壤动物41类,18 446只,隶属于3门7纲14目32科17属。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为线蚓科,占总捕获量的10
通过对黑龙江科技学院篮球选项课的学生进行运动损伤的问卷调查,发现踝、膝关节受损伤者较普遍。对损伤各部位的机理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本文综述了地方品种"皖南土鸡"经四个世代选育后达到的主要性能,制发了"皖南土鸡"地方品种标准及配套的孵化、育雏、成鸡的系列化饲养管理技术规范(标准)、推广林网生态饲养
针对会展行业主要风险类型,从会展特性、人群类别、环境因素、场地类型、组织管理5个方面辨识会展活动存在的风险,以此分析会展活动事故风险的特点和成因,提出安全责任分配、
食用天然色素发展动态胡隆基(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610041)颜色是人们对食品质量感观作出评价的重要依据。因此,食用色素在加工食品中,无疑扮演了重要角色。食用色素因其来源的
无土栽培与土培技术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汇集无土栽培的类型和方法,有助于无土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创新活动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占据重要地位,与整个国家的劳动就业、经济产出等方面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企业创新活动活跃,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但通过对现实情况的观察发
函数的零点和方程的根密不可分,在高考试题中常见,本文对函数的零点和方程的根之间的联系,根据几道例题从一个全新的思路介绍在高考实战中的解题方法.
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以企业是否设有党组织衡量企业党组织建设,以企业开工率和企业家对企业未来积极发展意愿衡量企业生命力,从党组织助力企业软实力提升进
以冲击回波法识别测试盾构中注浆层的形状特征为研究目标,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SC.MARC对盾构中SGS(管片—注浆—围岩)模型进行瞬态冲击数值模拟,通过分析对模型施加瞬态冲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