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脾饮加减治疗心功能Ⅳ级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hwhxl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实脾饮对心功能Ⅳ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BNP、六分钟步行距离等指标的影响,拓宽实脾饮的临床使用范围,从而进一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符合脾阳虚衰证心功能Ⅳ级慢性心力衰竭诊断的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实脾饮+西医标准化治疗)和对照组(西医标准化治疗)各41例。在研究过程中,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分级、Lee氏评分、中医症候积分、BNP值、六分钟步行距离、24小时总出量等指标变化的影响,同时进行对照组与治疗组统计学方面的比较。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心衰患者在年龄、性别、原发疾病、左室射血分数、发病病程及呋塞米、洋地黄类、多巴胺用量方面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均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对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后的研究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前者改善更显著(P<0.01)。在中医证候积分评价疗效方面,两组心衰患者治疗前后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两组积分均有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通过统计分析,治疗组积分降低更为显著(P<0.01)。两组心衰患者治疗后Lee氏评分比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前者Lee氏评分下降更为明显(P<0.01)。两组慢性心衰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BNP值经分析有统计差异(P<0.05),表明两组均能降低BNP值,对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得出前者BNP值降低幅度更为明显(P<0.01)。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前者无论是六分钟步行距离还是平均24小时总出量都改善更为显著(P<0.05)。入选患者均顺利完成本次研究,没有病人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使治疗中断,治疗期间,完善相关检验检查,未见与试验相关的明显异常结果。结论:西医标准化治疗联合实脾饮加减治疗脾阳虚衰型心功能Ⅳ级慢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活动耐量,并且降低Lee氏积分、中医症候评分及BNP值水平,改善六分钟步行距离及24小时总出量,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其他文献
针对油井砾石填充防砂作业过程中注砂量和注液量难以实时监测的情况,本文通过研究砂粒在流体中与管壁的碰撞效应、传感器技术、流体携砂量的算法及信号处理技术,研制了油气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对食品中铝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样品经全自动微波消解仪(硝酸+过氧化氢)进行预处理,消解液用ICP-AES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采用ICP-AES
针对数字矿山建设与矿山数据规范化的具体要求,结合三维GIS空间数据的特点,提出了地矿数据集成必要性。阐述了矿山三维GIS空间数据的类型和获取方式,研究了矿山三维地学模型
在艺术体操运动项目中,通常将艺术体操的评分规则作为完成艺术体操比赛的重要参考指标,艺术体操的评分规则不仅规范了裁判员的评分标准,也是运动员编排成套动作的法宝,对完成艺术
<正>新时期,我国麻醉科要为建设从业人员结构合理、人员充足的超大型临床科室的目标而努力。9月11日,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麻醉学术年会在古城西安拉开帷幕。作为全球规模第
药物诱导的速发型变态反应又可称为药物过敏反应,是机体受到某种变应原(药物)刺激后产生的一种由IgE介导的异常或病理性的免疫反应,具有发生、消退快,反应强烈等特点,并具明
本系统采用B/(SBrowser/Server,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进行设计,客户通过浏览网页提交及获取信息,服务器完成部分的功能处理。系统有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三层结构,其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数码相机等低价数字化图像拍摄设备的迅速普及,人们不仅可以依靠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接触到大量的数字照片,也可以非常容易地通过数码相机等图像拍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