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武威汉代医简“瘀方”治疗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符合中医痰瘀痹阻型及西医诊断标准就诊于甘肃省中医院风湿骨病科住院部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甲氨蝶呤片(2.5mg×4片),口服,每周一次;来氟米特片(10mg×2片),口服,每日一次;叶酸片(5mg×1片),口服,每周一次;治疗组予基础治疗联用“瘀方”。每组治疗周期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指标(RF、抗“O”、ESR、CRP、抗CCP抗体、VAS-1、VAS-2、DAS28-3、Sharp评分及中医证候)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1)在疾病疗效方面:治疗组显效6例,进步15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显效2例,进步9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73.33%。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改善患者关节刺痛、关节肿胀、疼痛夜甚、晨僵等证候疗效较突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治疗方法均可改善患者VAS-1、VAS-2、DAS28-3评分(P<0.05)。治疗组对VAS-1、VAS-2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但对DAS28-3评分、Sharp评分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4)两组治疗方法均可改善患者RF、ESR、CRP及CCP等实验室指标(P<0.05)。对CRP、ESR的影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RF和CCP的改善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武威汉代医简“瘀方”能够明显改善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肿胀、疼痛及晨僵等中医证候,降低患者ESR及CRP水平,治疗痰瘀痹阻型RA有效,且安全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