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以及各项制度壁垒的开放,我国农民跨区域流动规模在不断扩大,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数量在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截至2010年,中国农民工已达到2亿,农民工子女则高达7000多万,包括1400多万的随迁子女和5800多万的留守儿童。同时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社会的关注,解决好流动人子女的心理问题具体有重要意义,而且流动儿童处在受教育的重要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而学校适应是衡量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学校适应是指青少年通过主动积极的身心调整,积极与学校环境互动,并且着重表现在对学习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学习情绪适应方面适应良好,青少年对于学校的感受是积极愉快的。本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流动儿童学校适应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初步掌握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现状。二是通过心理辅导改善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水平,来自X学校中学初一年级的30名流动儿童被试。在心理辅导之前用学校适应量表对30名被试进行前测,而后将被试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控制组。对实验组进行心理辅导,心理辅导主要从学习心理、人际关系、学习情绪进行辅导。在心理辅导结束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后测,最后对前测后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根据调查和心理辅导得出以下结论:(1)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水平存在轻微学校适应不良的情况。(2)后测成绩实验组与控制组单因素方差检验显著性sig=0.00<0.05,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实验组学校适应得分明显提高,而控制组得分并没有显著性改变。(3)通过心理辅导干预,对提高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水平有显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