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大涵道比风扇叶片气动设计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feng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扇是涡扇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是研究民用大涵道比风扇叶片的气动性能,在课题组工作基础上,采用实验室已有的优化设计平台,对现有某型号大涵道比风扇叶片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其优化结果的分析与总结,进一步自行设计大涵道比风扇叶片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现有某型号大涵道比风扇的气动性能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首先是使用商用Numeca软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其进行流场分析,了解它的流动特性。以此为基础,基于实验室已有的优化设计平台,用数值最优化方法结合叶轮机械正问题流场计算,实现对大涵道比风扇叶片积叠线、子午面流道、叶片型面和沿径向弦长分布组合优化设计,数值最优化采用基于局域网的并行遗传算法,流场计算采用Denton粘性体积力方法。优化设计后,叶片稳定工作流量范围明显增大且压比近似不变,在大部分工作流量范围内效率提高0.5个百分点以上,最高效率点提高了近1个百分点。通过优化算例,也验证了该优化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以及高效性。第二部分,大涵道比风扇的初始设计。采用实验室已有的准三维叶型设计软件,该软件以S1/S2两类流面为基本思想,实现了大涵道比风扇叶片的初始设计,并采用Numeca软件进行了初始叶片的校验计算与性能分析,同时也验证了该设计软件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本次大涵道比风扇叶片的初始设计是以已有的风扇叶片作为参考,目的是为了能在降低叶片转速情况下实现保证叶片的总体性能不变。第三部分,对初始设计的风扇进行优化设计。首先是对初始设计的叶型进行任意回转面优化设计,设计出气动性较好的叶型,然后对任意回转面优化后的叶型径向积叠成的叶片进行三维优化设计,提高其气动性能。
其他文献
气动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的各个领域,气动元件是气动技术发展应用的基础,流量特性是气动元件的重要技术指标。准确求解气动元件流量特性对研究气动控制系统特性和提高气动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气动回路管接头(本文简称“气管接头”)是气动系统中最常用到的气动元件,本文以国际合作项目为支撑,以气管接头为研究对象,以流量特性理论为基础,采用理论研究、仿真分析、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面向工程气动回路管接头流
近年来,随着外星探测、野外作业、极地考察的研究热潮,极端工况下的特种移动机器人技术研究成为机器人技术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特种移动机器人中,轮式移动机器人由于移动灵活、可
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将被测加速度信号转换为谐振器频率的变化,直接输出数字信号,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是一种具有潜在高精度特性的微型加速度计,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军事等领域
一片片的庄稼随风而动,舞出了秋天特有的色调,条条田间道路一改春夏两季整天泥泞的旧模样,变得又硬又平,静静地躺在那儿,接受晨曦的爱抚.rn扑扑扑……一个老汉拖着长长的身影
期刊
期刊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对汽车尾气的排放也提出了更为严格地要求,促进了稀薄燃烧技术在汽车发动机领域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氧传感器由于其结构特点,已不能满足高排放标准
航空薄壁件的数控加工变形是航空制造技术中影响加工精度与质量的关键因素,严重地阻碍了航空制造业的发展。因此,实现航空薄壁件加工变形的补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
归纳实施Q/QJA 204-2014《航天产品工艺保证要求》过程中的8个方面要求,指出如何具体开展工作及其主要的完成形式和依据标准,提出航天企业建立体现工艺保证专家智慧的工艺保
结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航空制造行业的实际需求,针对飞机复杂结构件加工区域狭窄、开敞性差、存在侧面难加工结构等难点,对飞机复杂结构件角度头加工技术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