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一类常见的土壤有机污染物,由于其在土壤环境中的持久性和难降解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选择蒽作为目标污染物,首先研究了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构建的反胶束体系中漆酶的催化性能;然后研究了反胶束体系对污染土壤中蒽的电动力学(Electrokinetics,EK)迁移行为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反胶束漆酶体系与EK联用技术对蒽污染土壤的修复。主要结论如下:(1)漆酶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构建的反胶束体系中表现出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较水溶液中有了明显提升,说明反胶束体系有利于提高漆酶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2)反胶束体系可以增强EK对污染土壤中蒽的迁移作用。反胶束体系与EK联用时,蒽的最大迁移率为19.1%;而单独EK作用时,蒽的最大迁移率仅为9.1%;表面活性剂强化EK修复时蒽的最大迁移率为12.6%。反胶束体系和表面活性剂联用强化EK修复时,蒽的迁移效果最好,最大迁移率为22.6%。(3)反胶束漆酶体系与EK联用技术对污染土壤中蒽的迁移转化效果明显优于EK与漆酶联用技术。此外,添加2,2’氨基-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磺酸-6)铵盐(ABTS)和表面活性剂均能促进反胶束漆酶体系与EK联用技术对蒽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当同时添加ABTS和表面活性剂时,反胶束漆酶体系与EK联用技术对蒽的迁移转化效果最佳,此时蒽的最大迁移转化率为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