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企业一直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财政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3015亿元,中央直属国有企业为50244亿元,地方国有企业为32771亿元。国有企业2017年度实现利润总额为3672.9亿元,中央直属国有企业为2423.8亿元,地方国有企业为1249.1亿元。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以及愈演愈烈的国际间的贸易战,国有企业在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上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为了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政府提出了对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改善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最终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员工持股计划最早起源于美国,是一项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激励制度。员工持股制度在促进公司股权结构多元化、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政府明确提出将员工持股计划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员工持股计划最早出现在我国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但在随后的发展中几经波折并最终被政府叫停。2014年政府为了解决国有企业在发展中的种种弊端,促进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运作,员工持股计划被再次启动。为了保证本次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的员工持股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国资委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为员工持股计划在为员工持股计划在试点企业的范围、参与对象的选取、资金来源、管理模式等方面提供了原则性的指导要求。论文首先从国内外对于员工持股计划的理论研究以及概念分析入手,首先简要对员工持股计划进行了分类以及对员工持股计划与股权激励的不同点做了分析。随后,论文对国外和我国员工持股计划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在案例分析上本文选取了L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作为分析对象。L公司是一家地方国企并且没用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相关经验。随着,国家逐步扩大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的试点范围,越来越多像L公司一样从未实施过员工持股计划的地方国有企业会参与到其中。因此,L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并且从2015年底完成出资认购至今,L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已经逐渐接近所规定的锁定期,比较有利于更客观地分析作为长期激励措施的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效果。论文对于L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分析主要集中于实施背景、方案设计、实施效果三个方面,对L公司员工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建议。最后,本文总结了L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可能为其他准备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国有企业所能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