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进行视觉素养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以越洋外国语中学初一年级为例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f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历史,从5000多年前古埃及出现象形字开始视觉语言就已经被人们当做交流工具来使用了。随着文字和语言的出现,视觉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可是随着社会以及网络的飞速发展,视觉信息又重新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如果说我们是伴随着信息技术成长的一代,那么2000年以后出生的人就是伴随着互联网+在成长的一代,对于他们视觉素养已经成为了必备的素养之一。南京师范大学从事视觉素养研究的张舒予教授在这空前繁盛的视觉文化背景下曾说:看,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1]。看见很容易,而看懂、看明白是需要我们具备视觉素养这种能力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视觉素养这种能力的重要性。  鉴于此,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对视觉素养的研究背景以及定义进行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对石家庄市桥西区越洋外国语中学的初中生进行视觉素养现状的调查,了解初中生的视觉素养现状,提出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视觉素养培养的教学模式并进行为期一年的实践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首先分析了国内外视觉素养的相关研究,对视觉素养和视觉素养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分析,根据《视觉素养评价标准表》确定本研究所需要调查的初中生视觉素养现状的两个维度,即对视觉信息的获取与识别能力、视觉信息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并完成了针对初中生视觉素养现状的调查问卷的设计。  其次,以石家庄桥西区越洋外国语中学904名在校生为例进行实地的问卷调查研究,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寻找初中数学教学和视觉素养培养的切入点,提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视觉素养的策略并设计出教学案例,进行教学实践。  第三,以越洋外国语中学初一年级5班以及6班为实践对象,在实践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反应与变化,通过与各科老师进行访谈,尝试着证明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融入对学生视觉素养的培养是可行的,并且可以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终,对课题进行总结反思,提出不足以及改进意见。
其他文献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劳动者的就业问题。中职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其中,文化课教师专业发展是重
社会性发展定义为个体在其生物遗传基础上,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和社会情境中,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最终形成能够适应社会的独特、综合的心理特征。众多研究表明,学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正>伴随着惠普公司推出第三代"水平式"一次成像技术,导致LED打印技术与激光打印技术的市场融合成为可能。但是,LED打印技术阵营与激光打印阵营就此偃旗息鼓却不太现实,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