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板箍加固RC短柱抗震性能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guoxian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设计与施工失误、建筑物使用功能变更和增层、老旧建筑设防标准过低、抗震规范条款变动等因素导致许多既有建筑抗震性能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柱抗震加固方法,即采用预应力钢板箍对RC矩形截面柱施加主动横向约束,以提高RC柱抗震性能,并在国内首次开展矩形截面RC柱预应力钢板箍加固试验。 通过6个配筛构造未满足规范要求的RC短柱(λ=2.0)试件(1个未加固试件和5个加固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采用横向预应力钢板箍加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效果。主要研究的试验参数为预应力水平α和轴压比n。试验结果表明,横向预应力钢板箍能够有效抑制斜向剪切裂缝的开展,将试件破坏形态由剪切破坏转变成具有较好延性的弯曲破坏,并大幅度地提高短柱的变形能力。 加固后试件的位移延性比比未加固试件均提高3倍以上,且位移延性比随横向预应力水平的提高而有所增大。相同预应力水平下,试件的位移延性比随轴压比增大而有所降低,但在预应力钢板箍有效约束下,试验轴压比为0.53的试件仍具有5.6的位移延性比。试件耗能性能随预应力水平的增大而提高,预应力水平达到0.35时钢板筛已能够对较高轴压比试件形成良好约束,在1/15位移角循环,中等预应力水平的高轴压比试件PC4(α=0.35、n=0.53)的耗能性能仍好于小预应力水平小轴压比试件PC5(α=0.15、n=0.29)。 在对约束混凝土理论和试验研究分析基础上,指出钢套管约束混凝土本构关系试验中不可避免存在套管承担部分轴向压力的问题,通过应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不考虑纵向作用的钢套管约束混凝土模型,进行轴心受压全过程非线性分析,并借鉴传统模型的形式,建立考虑预应力水平的约束混凝土本构关系,为以后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奠定基础。 运用有限元软件对试验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本文使用的单元类型、材料模型和横向预应力模拟方法能够对预应力钢板箍加固RC短柱的拟静力试验过程进行较为准确的数值模拟,计算所得的P-△曲线与试验的骨架曲线吻合较好。在基本肯定了有限元分析结果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箍板配置
其他文献
当冷弯薄壁型钢C形梁跨度较小即短梁时,发生受剪破坏。本文在冷弯薄壁型钢C形梁受剪试验的基础上,验证了有限元方法的正确性,然后进行了大量有限元变参数分析,最终对冷弯薄壁
本文所作的工作主要有:①推导了考虑了截面剪切中心与形心不重合的变曲率箱梁的平衡微分方程.并在此基础上,推导了考虑曲率连续变化、截面剪切中心与形心不重合、剪切变形对
基于现有防屈曲支撑屈服位移偏大导致其耗能作用的发挥受到制约、降低主体结构损伤的程度有限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防屈曲支撑,即“工形”芯板二阶段屈服防屈曲耗能支撑
砂土液化加固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岩土工程没有停止探究的课题。因为地震频繁发生所引起的土体液化,不仅仅发生在未加固土体,加固后的液化土也频频出现问题,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污水输送和处理系统中混凝土的腐蚀问题是一个新课题。目前,对混凝土腐蚀的研究基本停留在腐蚀介质、侵蚀机理上,而对受腐蚀后的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和本构关系没有深
本文利用先进的RMT—150B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对花岗岩、大理岩和红砂岩三种典型的岩石试件进行了室内三轴压缩状态下不同围压时静态应力-应变全过程实验和相应围压时正弦波作用
本文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确定性地震反应和随机地震反应以及非线性抗震可靠度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在归纳和总结若干随机地震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欧
本文通过钢管混凝土柱隔震系统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隔震系统在不同轴向压力作用下的恢复力特性,提出了抗震剪切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对一栋砌体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比较了隔震结
本文应用试验分析方法和有限元分析手段,对静载作用下植筋锚固系统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到相应试验结果并运用大型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
学位
本论文归纳起来可分为四大部分:首先,针对振动注浆使土层发生液化的特性,对砂土动力性能做了详细的综合归纳,包括细砂土和粉土的微观结构特点,细砂土和粉土液化异同点,液化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