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立足于理性选择理论和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从流动农民的角度出发,系统地考察流动农民对其适龄子女的教育选择行动.第一章是导论,在提出问题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文章中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和理论做出解释,并介绍了该文所运用的研究方法,指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描述了访谈对象和所涉及适龄子女特征,介绍了适龄子女的就学现状,同时指出,流动农民对其适龄子女的教育选择是一个不断进行反思性调节和合理化解释的过程.第三章至第五章以流动农民家庭为分析单位,分别从家庭的客观、主观两方面发掘流动农民做出教育选择行动时的影响因素.流动农民家庭的客观因素分析包括家庭结构、流动阶段、在城市中的社会网络.此外,经济因素亦属于客观因素.但为了突出强调该因素的重要性,故列为专章,主要从流动农民的职业特征和经济收入两个方面来分析.家庭主观意愿包括流动农民对其子女的教育期望、回乡意愿以及公立学校的制度信任.第六章是结论与讨论.基于以上分析,指出流动农民微观层面的理性选择行动并不是消极地适应社会结构,而是与社会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讨论部分主要集中于流动农民微观层面的教育选择行动所带来的教育制度变革的意外后果,以及意外后果又成为流动农民进一步行动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