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aufer和Hulstijin(2001)提出了“投入量假设”。该假设表明,对不熟悉词汇的习得一般来说依赖于其处理过程中的投入的程度。换句话说,任务诱发的投入量越高,它就越能加强词汇附带习得的效果。本研究由两个实验组成,实验一旨在考察任务诱发的不同投入量对词汇附带习得以及记忆的影响。实验二考察当投入量相同时,不同的任务类型是否能像预期的那样带来相似的词汇附带习得效果。本研究也关注参与者的词汇量是否影响任务投入量和任务类型造成的效果。某大学60名商务英语大三学生参加了实验一,他们被随机分成三组分别完成三个投入量不同的任务:阅读理解,阅读理解加上填空以及造句。来自同一个大学的40名商务英语专业的大三学生参加了实验二,同样被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完成两个投入量相同但任务类型不同的任务:一个是输出任务:造句;一个是输入任务:阅读理解以及语义搭配。在两个实验中,学生完成后将进行一次词汇测试,一周后,进行第二次词汇测试。本研究主要发现如下:1)实验一发现,投入量大的任务的确能更好地促进词汇的附带习得以及记忆,这与“投入量假说”一致。2)实验二发现,投入量相同时,输出任务和输入任务在即时测试中得到了相似的效果,在延时测试中输出任务比输入任务能达到更好的效果。3)受试者的词汇量并不会影响投入量和任务类型造成的效果。本研究为“投入量假说”提供了实证。Laufer和Hulstijin曾提出任务是输入或者输出并不影响“投入量假说”的效应。本研究结果与之不完全吻合,证明了完善该理论的必要性。其次本研究介绍了一种新的二语学习方法,教师和学生可以选择投入量大的任务以求优化词汇习得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