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丹根际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z23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凤丹集药、食、赏于一体,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为铜陵的支柱产业。但是近年来,随着铜陵铜资源的开发,采矿造成的废弃物直接污染了当地大范围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影响了凤丹植株的生长,也威胁到了凤丹的药用安全性,亟需对凤丹种植地的重金属污染进行防治和监测。  本研究通过盆栽实验,研究在重金属污染条件下,凤丹根际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有效性,以及凤丹对重金属的富集特性。主要结论如下:  1.综合Tessier法和BCR法的分析,从凤丹根际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大小来看,Cu和Pb主要以残渣态和氧化物态形式存在;就凤丹根际土壤重金属次生相态比例而言,Pb,Cd具有较大可能发生迁移,易被凤丹利用;观察重金属的MF值,Cd较高的MF值说明其极不稳定,极易被凤丹吸收,对丹皮的药用价值影响极大;从污染指数KRSP值分析,Cd与Pb KRSP值较高。综合重金属形态、活性系数和RSP污染指数分析,凤丹根际土壤中Cd污染最严重,其次为Pb。  2.凤丹根际环境中,从3种提取剂对重金属提取量及提取率的大小分析,均为EDTA-2Na>HCl>DTPA,且不同提取剂对同一重金属的提取力有差异。从土壤重金属有效态的影响因素看,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更适合表征土壤重金属对环境的影响能力。  3.就凤丹植株对重金属的富集特性而言,其积累能力较弱且主要积累于根皮中;凤丹对Cu、Pb和Cd的转移系数大小为:Pb>Cd>Cu。从药用价值看,Cd对凤丹根皮的药用价值影响最大,其次为Pb。
其他文献
[目的] 利用合成抗原GST-AIB1-N和GST-AIB1-C分别免疫BALB/c小鼠,采用传统的单抗制备技术,制备分别针对AIB1蛋白氮端和碳端的单克隆抗体,生物素标记其中的一株抗体,构建双抗体
随着经济的发展,包括铜污染在内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丛枝菌根真菌可以与大多数植物根系共生形成丛枝菌根,且能够提高植物的抗逆性。百喜草是桔园生草栽培的常用草种,本研究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