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天然多酚类植物化学物,具有潜在的治疗癌症、抗炎症、抗自由基、抗氧化、抗病毒、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血压和血糖、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其生物学活性依赖于本身内在的分子结构。本文系统研究了八种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异槲皮素、芦丁、橙皮素、橙皮苷、柚皮素、柚皮苷和淫羊藿苷在抗LDL氧化、调控LDL特异性受体LOX-1表达和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方面的作用并探讨其构效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八种黄酮类化合物的纯度;采用体外实验方法,测定八种黄酮类化合物对Cu2+介导的LDL氧化修饰的影响;通过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与dil-ox-LDL结合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黄酮类化合物对LOX-1表达的影响;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八种黄酮类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1.八种黄酮类化合物纯度均大于95%。2.八种黄酮类化合物对Cu2+诱导的LDL体外氧化均呈现抑制作用,其氧化抑制作用大小为:槲皮素(59.56±7.03%)>异槲皮素(55.17±4.65%)>芦丁(46.53±2.09%)>橙皮素>(22.67±1.68%)柚皮素(15.7±2.43%)>橙皮苷(11.44±2.09%)>柚皮苷(5.55%)>淫羊藿苷(3.533.20%)。3.八种黄酮类化合物均能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LOX-1受体上调,并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率大小为:淫羊藿苷>槲皮素>柚皮素>柚皮苷>异槲皮素>橙皮素>橙皮苷>芦丁。4.八种黄酮类化合物均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呈浓度-时间效应依赖性。抑制率排序为:橙皮素>槲皮素>淫羊藿苷>柚皮素>橙皮苷>异槲皮素>芦丁>柚皮苷。结论:1.黄酮类化合物-OH数目越多,抗氧化性越强;C3、7-OH和C3’、4’邻二羟基是抗LDL氧化的重要基团;糖基取代减弱其抗氧化性;C2=C3和C4位羰基也是维持抗氧化活性的重要特征;甲氧基和异戊二烯基引入会使抗氧化活性降低。2.黄酮类化合物C3-OH、C3’、4’邻二羟基、C5、7间二羟基和异戊二烯基是抑制LOX-1受体表达上调的关键基团;-OH成苷,且糖基越大,抑制作用越弱,甲氧基引入,化合物抑制作用减弱。3.黄酮类化合物C3、7-OH、C4’-OCH3和C8位异戊二烯基是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有利功能团;糖基取代减弱其抑制细胞增殖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