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语音和数据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多频宽带传输已经成为有线、无线网络的一条必由之路。正是因为有许多不同频率的信号存在于同一传输信道内,无源互调失真(PIM)已经成为制约系统容量的重要因素。同轴电缆和适配射频同轴连接器作为部件与部件之间、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连接桥梁,如果其性能不理想,就极有可能在不同频率之间生成较高的无源互调信号(PIM),导致传输信号产生失真、噪声和杂波,影响信号传输速率。因此研究改善通信传输电缆及其适配连接器的互调性能、搭建性能测试平台对于射频工程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无源器件产生互调的原因的基础上,总结了同轴编织电缆和其适配连接器结构设计、工艺制成等各个方面存在的可能的改进措施,并通过优化设计、原型加工、测试验证、工艺改进到数据收集分析一系列的研发过程,实现了提高同轴编织电缆和其适配连接器互调性能的目的。其中优化设计部分涉及到了同轴编织电缆和焊接压接连接器结构的改进、交调测试系统的搭建与互调测试方法研究、设计原型加工组装参数的调试、电缆组件原型综合电性能测试等步骤。设计制作的样品测试表明,本文的改进措施是有效的,而且改善措施并没有造成生产成本过大的增加而性能大幅度提升,使得该产品在射频工程领域更具有竞争力。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课题的背景与意义,分析了无源互调产生的机理,给出了改善电缆和射频连接器性能的研究思路,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章重点介绍了无源互调定义和测量原理,详细讨论了二阶互调响应测量平台和多载波互调响应测量平台的搭建,为验证改进措施提供了技术保障。第三章分别围绕同轴电缆和射频连接器两类产品,对其可能影响性能的设计过程和工艺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总结,优化得到了能改善无源互调的工艺过程。第四章在总结前面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对制备的样品给出了相应条件下的各种测试结果,结果表明,使用本文总结的工艺工程而制作的产品,有效地减少了互调干扰,实现了在不显著增加成本基础上大幅提升产品性能的目标。第五章是总结与展望。总之,本文研究了改善通信传输电缆及其适配连接器互调性能的有效途径,搭建了互调性能测试平台,实现了电缆及其适配连接器性价比的提升。本文的工作对于产品的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