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膀胱癌在男性患者中是第四大常见恶性肿瘤,在女性患者中是第八大常见恶性肿瘤。膀胱镜和细胞学是目前最常用的两种检测手段,膀胱镜为有创检测,病人痛苦,难以接受,并且有检查禁忌症。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廉价并且无创,但其较低的敏感性极易漏诊患者,极大的制约了其临床的广泛应用。FISH检查作为一种新兴的检查手段以其分子细胞学层面的检测手段并且无创、无痛苦的优点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工作。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应用于膀胱尿路上皮癌辅助诊断的可行性并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作有效性方面比较。方法:本实验随机选取的85例血尿患者均为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病人,所用标本为晚10点至第二日晨起第一次排尿所收集尿液。所有标本行FISH检测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测。病例均行膀胱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组织学分级标准采用WHO2004分级法。本实验2组FISH DNA探针由北京金菩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探针组合1为3号染色体/7号染色体探针,探针组合2为9p16基因/17号染色体探针。每例收集100ml左右尿液,经过样本玻片制备、玻片预处理、杂交变性、玻片洗涤、复染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FISH实验结果,同时从尿液样本中取适量行细胞脱落学检查。结果:85例样本病例FISH检测结果9p16基因探针结果阴性,17、3、7号染色体均为扩增改变。扩增量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FISH检测敏感度为94.94%,特异度为100%,细胞学检查敏感度为44.30%,特异度为83.33%。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癌病理分级越高,FISH阳性突变越明显,检出率越高;FISH检查在检测敏感度方面优于细胞脱落学检查,特异度方面水平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