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非线性诱导的LiNbO<,3>晶体的不对称扇形效应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guo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折变效应(photorefracive effect)是光致折射率改变的简称。它是电光材料在光辐照下由光强的空间分布引起材料的折射率相应变化的一种非线性光学现象。光折变过程中自由载流子迁移主要有三种机制,即扩散、漂移和光生伏打效应,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以光生伏打效应为主要迁移机制的光折变材料--LiNbO3:Fe晶体。LiNbO3是典型的光伏晶体,它最主要的特点是体内存在高达~105V/cm的光生伏打场,如此强的内电场会导致LiNbO3一系列的特征,研究这些特征,将有利于光折变理论的完善及加强光伏材料在实际中的应用。   扇形效应是光感应光散射的一种,不同的光生载流子迁移机制会产生不同的扇形。根据现有理论,对于扩散型光折变晶体(如 SBN),在没有外加电场或光生伏打电场的情况下,单光束辐照会产生不对称的各向同性散射光扇,只有一侧的散射光被放大;对于光伏型光折变晶体(如LiNbO3),单光束辐照会产生对称的各向同性散射扇形,即入射光两边的散射光都被放大。在这篇论文中,我们研究并发现光生伏打非线性会产生LiNbO3晶体的不对称扇形效应。   在我们的研究中,首次关注了LiNbO3晶体中的不对称扇形效应。当入射光与c轴成某一夹角倾斜入射至晶体体内时,入射光两边的散射光都会被放大,但是两边放大的扇形并不是同等的,即入射光向两边散射光转移的能量并不相等,而是有差别的,这种效应我们称之为光伏晶体的不对称扇形效应。实验上,我们通过倾斜入射光束至LiNbO3晶体中的实验观察到了扇形两边的不对称现象,并找到了扇形不对称的规律;理论上,用入射光两边散射光的衍射效率的竞争解释了不对称扇形效应及其不对称的规律。同时考虑扩散机制,发现即便是在以光伏机制为主的光折变晶体中,扩散机制对扇形效应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此外,在研究LiNbO3晶体不对称扇形效应的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LiNbO3晶体中的调制失稳现象,并对调制失稳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我们的实验发现和分析将有助于光伏晶体中的调制失稳现象的研究。
其他文献
纤锌矿InN半导体是人们关注的课题之一,本文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总能计算方法,采用超原胞模型,分别用US-PP(Ustralsoft- pseudopotential)势和PAW(projector augm
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质的多样性,使其成为当今比较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本论文给出了单壁BC3纳米管的结构、对称性和晶格振动模的对称性分类;基于对称性适配力常数模型,计算了不同
学位
本文研究了Sr位替代氧化物Sr2-xOdxFeMoO6的正电子湮没、输运特性,及掺杂所引起的结构和性质的变化。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系列氧化物Sr2-xGdxFeMoO6(x=0,0.05,0.1,0
Bc介子是由两个重味价夸克(即b夸克和c夸克)组成的基态,且具有极为丰富的衰变道,这就为检验标准模型、确定模型参数和探寻可能存在的新物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在欧洲核子
本文假设磁化等离子体中存在各向同性的电阻和粘滞耗散机制,首先理论分析了非线性Alfvén波在二维非均匀密度场和非均匀速度场等离子体中的传播,并给出了Alfvén波及其激发的快
Ba1-xSrxTiO3具有优异的电性能。本文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Pt/Ti/SiO2/Si衬底上制备了Ba0.6Sr0.4TiO3薄膜,并研究了各工艺参数对薄膜结构、性能的影响以及薄膜的介电行为。实
近年来,柔性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具有质量轻、可以弯曲和便于携带等优点而被被广泛研究。钛网具有导电性能好、化学稳定性高、材料柔性以及耐高温等优点被选作对电极的基底。碳材料(活性碳、碳纳米管、介孔碳和石墨烯等)具有制备简单、稳定性能好和成本低等优点,因此被选做催化活性材料制备对电极应用在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中。金属硫化物(PbS、Cu_2S、CoS和NiS)在多硫电解液体系中有着较高的电催化活性,是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