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和研究人类踝关节外侧韧带中机械感受器的形态、分布,为急性外踝关节扭伤及慢性踝关节不稳定征本体感觉缺失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形态学资料。
方法:对8具新鲜冷冻尸体踝关节外侧韧带标本进行大体解剖并取材。对其中6具较新鲜尸体的外侧韧带标本运用氯化金特殊染色、组织切片等方法对韧带内神经感受器进行观察,并行图像分析及数据统计;对剩余2具标本作连续切片后,采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
结果:在大多数韧带中可以观察到全部四种“经典类型”(鲁菲尼小体、帕西尼小体、高尔基腱器官和游离神经末梢)的机械感受器,但它们与经典的形态有所区别,而且四类感受器在韧带中所占的比例及分布不尽相同。韧带两端的骨附着段周围的滑膜内有相对丰富的机械感受器,但韧带实质远、近、中三段内所含的感受器的数量并无显著差异。外踝各韧带按组织学形态可分为两端的骨附着段及中间段共三段,中间段韧带主要由规则平行的胶原纤维束及成纤维细胞等构成,两端骨附着段则具有不同的组织学特点,它们由包括纤维软骨细胞带在内的数个组织带构成。
结论:人类踝关节外侧韧带中存在全部四种“经典类型”的机械感受器,但它们从形态到分布特点与“经典类型”有所区别,其本体感觉功能可能更加复杂。踝关节外侧韧带中的机械感受器在维持踝关节稳定的作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的形态、分布对于研究急性外踝关节扭伤及慢性踝关节不稳定征本体感觉缺失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