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地,研究者认为个体在遭受到人际拒绝后,会产生焦虑或愤怒的情绪。最初,研究者聚焦于与拒绝有关的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将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的拒绝具有焦虑性预期,并对拒绝线索具有易感性和过度反应的倾向称为拒绝敏感性。后来,研究者对拒绝敏感性模型进行了完善,将由拒绝而产生的愤怒情绪以及报复和攻击行为纳入到新的拒绝敏感性模型。近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研究者逐渐将视角转移到在遭遇人际拒绝后个体可能会表现的积极的亲社会行为上,例如,宽恕。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归因和人际拒绝类型对不同拒绝敏感性类型个体宽恕特点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大学生为被试,筛选出低焦虑低愤怒、低焦虑高愤怒、高焦虑低愤怒和高焦虑高愤怒四种拒绝敏感性类型,分别从归因和人际拒绝两个角度入手,通过3个研究来探讨拒绝敏感性类型与宽恕的关系。研究1,运用问卷法,初步探讨不同拒绝敏感性类型个体的宽恕特点。研究2,运用问卷法,探讨归因在拒绝敏感性类型和宽恕之间的作用。研究3,通过操纵两个实验,探讨人际拒绝类型(不同人际关系亲密度和不同人际交往互惠性)对不同拒绝敏感性类型个体宽恕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有:(1)不同拒绝敏感性类型个体的宽恕特点存在显著差异。(2)以高焦虑高愤怒拒绝敏感性类型为参照组,归因在低焦虑低愤怒、低焦虑高愤怒、高焦虑低愤怒拒绝敏感性类型和报复之间起中介作用。以高焦虑高愤怒拒绝敏感性类型为参照组,归因在低焦虑低愤怒、低焦虑高愤怒、高焦虑低愤怒拒绝敏感性类型和回避之间起中介作用。(3)人际拒绝导致拒绝敏感性个体的回避动机显著增加,报复动机变化不显著。与被低亲密度的朋友拒绝后的报复和回避动机相比,被高亲密度的朋友拒绝后,高愤怒拒绝敏感性个体(低焦虑高愤怒和高焦虑高愤怒拒绝敏感性类型)的报复动机显著下降,高焦虑拒绝敏感性个体(高焦虑低愤怒和高焦虑高愤怒拒绝敏感性类型)的回避动机显著下降;与被非互惠的朋友拒绝后的报复和回避动机相比,被互惠朋友拒绝后,高愤怒拒绝敏感性个体的报复动机显著下降,高焦虑拒绝敏感性个体的回避动机显著增加。人际关系亲密度和人际交往互惠性对低愤怒和低焦虑拒绝敏感性类型个体的报复和回避动机影响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