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活胜肽在脓毒症早期诊断和病情判断中的意义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el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前降钙素(Procalcitonin,PCT)、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renomedullin,Pro—ADM)、血管内皮素1前体(Proendothelin,Pro—ET1)、血管加压素前体(Provasopressin,Pro—AVP)、心房尿钠肽前体(Pro—atrialnatriuretic peptide,Pro—ANP)在儿童脓毒症早期诊断和病情判断中的意义。   方法:选取自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病人,根据入选标准分为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两组患儿在入院24h内即抽血2ml检测PCT、Pro—ADM、Pro—ET1、Pro—AVP、Pro—ANP水平,并进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评分)。血清PCT、Pro—ADM、Pro—ET1、Pro—AVP、Pro—ANP的检测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方法,并由专人进行检测。采用Stata13.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共收集到符合入选标准标本97例,其中脓毒症组53例(≤3岁组36例,>3岁组17例),非脓毒症组44例(≤3岁组25例,>3岁组19例)。   1.PCT脓毒症组的PCT水平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脓毒症死亡组的PCT水平明显高于脓毒症存活组;在脓毒症组PCT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存在负相关性,其中≤3岁组PCT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存在负相关性,而在>3岁组PCT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无相关性。   2.Pro—ADM脓毒症组的Pro—ADM水平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脓毒症死亡组的Pro—ADM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在脓毒症组,Pro—ADM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存在负相关性,Pro—ADM与PCT间存在正相关性。   3.Pro—ET1脓毒症组的Pro—ET1水平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脓毒症的存活组和死亡组Pro—ET1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在脓毒症组Pro—ET1水平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存在负相关性,与PCT存在正相关性,其中≤3岁组Pro—ET1水平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存在负相关性,与PCT存在正相关性,而在>3岁组均无相关性。   4.Pro—AVP脓毒症组的Pro—AVP水平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且脓毒症死亡组的Pro—AVP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在脓毒症组Pro—AVP水平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存在负相关性,与PCT存在正相关性,其中≤3岁组Pro—AVP水平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有较好的负相关性,与PCT存在正相关性,而>3岁组两者间无相关性。   5.Pro—ANP脓毒症组的Pro—ANP水平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Pro—ANP水平在脓毒症死亡组和存活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在脓毒症组Pro—ANP水平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无相关性,与PCT水平无相关性,其中≤3岁组Pro—ANP水平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及PCT水平均无相关性,而在>3岁组Pro—ANP水平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存在负相关性,与PCT存在正相关性;Pro—ANP水平在≤3岁组的脓毒症和非脓毒症患儿均高于>3岁组,且存在统计学差异。   结论:   1.脓毒症组PCT、Pro—ADM、Pro—ET1、Pro—AVP、Pro-ANP水平较非脓毒症组均有明显升高;   2.脓毒症死亡组的PCT、Pro—ADM、Pro—AVP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ro-ET1、Pro—ANP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3.脓毒症组PCT、Pro—ADM、Pro—ET1、Pro—AVP与PCIS评分存在负相关性,而Pro-ANP与PCIS评分无相关性;   4.脓毒症组Pro-ADM、Pro-ET1、Pro-AVP与PCT存在正相关性,而Pro-ANP与PCT无相关性。   5.Pro—ADM、Pro—ET1、Pro—AVP、Pro—ANP可作为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指标,PCT、Pro—ADM、Pro—AVP与疾病严重程度正相关,而Pro-ET1、Pro-ANP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近年来,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等为主要形式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在全国各地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新一轮农村改革中的新亮点。党如何对这种新型的经济组
试验结果表明,小麦膜侧沟播栽培是小麦地膜覆盖栽培的另一种形式;小麦膜侧沟播与平膜穴播的各个物候期完全一样,二者均可加快小麦生长发育进程,改善小麦经济性状,达到保水增产的效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学习风格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周期由4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组成,即具体经验、反思观察、抽象概念、
目的:探讨EB病毒(EBV)编码的BARF1基因对人胃上皮细胞(GEC)ERK1/2-、JNK1/2/3-和p38-MAPK/c-Jun信号通路活性及原癌基因bcl-2和bcl-xL表达的影响。  方法:分别以pSG5真核表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检测Wnt5a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相关临床病理参数(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的关系,初步讨Wnt5a蛋白在人乳
1.研究背景 眼白化病1型(ocular albinism type 1,OA1)足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以X连锁隐性的方式进行遗传,也被称为Netteship-Fall型眼白化病或者X连锁眼白化病(XL,OA),它足眼白
研究背景及目的:  甲状腺结节在人群中非常普遍,是临床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其死亡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高分辨率超声是鉴别甲